獅山上建女媧殿 凰桐江邊擁舜湖
女媧殿地形圖
女媧神圖
舜像
堯像
蕭山遠古文化資源豐富,在夏朝建立前后時期蕭山水利崛起,并涌現(xiàn)出女媧止水、共工理水、堯舜治水和大禹治水等系列神話傳說。
“積蘆灰以止淫水”的女媧是中國古代第一位治水神明,在蕭山境內(nèi)戴村鎮(zhèn)云石獅山上,竟然發(fā)現(xiàn)女媧殿遺址。研究表明,蕭山的治水神話傳說可以追溯到女媧時代。
據(jù)有關資料研究,唐堯元年至唐堯七十年,堯號陶唐氏,為部落聯(lián)盟領袖,亦稱帝堯。堯駕崩后,舜繼位。虞舜元年至虞舜十七年,舜號有虞氏,創(chuàng)立虞舜文化。
堯、舜距今已有4200多年,均為部落聯(lián)盟的大酋長,歷史上被列為圣人。舜在蕭山的遺跡有5處。
女媧殿遺址,在戴村云石
女媧其神
在古代神話中關于女媧的記載眾說紛紜。女媧,或說是古代的神圣女(《說文》),或說是古帝伏羲的兄弟(《風俗通義》),或說是三皇之一(《淮南子》),或說是治水大禹的妻子、啟王的母親(《世本》《吳越春秋》《皋陶謨》《逸周書》《隋巢子》)。
漢代以前女媧被視為創(chuàng)造萬物的神圣女神,如《說文》:“媧,古之神圣女,化萬物者也。”《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執(zhí)制匠之?!薄渡胶=?jīng)》:“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p>
禹的妻子涂山之女,《嵞山》謂之女嬌,《史記·三皇本紀》中被寫作“有媧氏”。《世本》說“涂山氏號女媧”,則更表明女媧是禹的妻子。
其實在創(chuàng)世神話中,按“原型回歸”的神話類型區(qū)分,女媧止水的神話傳說要比大禹治水的傳說久遠,因此很難說女媧是禹妻。
女媧神像,《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描繪成:蛇身、人頭、娃臉、披發(fā)。
女媧止水
女媧神話傳說中的補天、治水、化萬物、造人、主婚姻、祈雨、化石、生子等故事,內(nèi)容頗為豐富,記載較為翔實。
神話中的女媧時代,大地洪荒、寂寞。是女媧創(chuàng)造生靈——人類,并昭示男女婚配,以繁衍后代。
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引媒自此始矣。(《路史》卷三引 《風俗通》)
因此,古人每當仲春二月,需在風景秀麗的地方,用豐盛的食物,舉行隆重的典禮,祭祀這位人類母親,婚姻女神。
《淮南子·覽冥訓》最早記述女媧煉石補天和止淫水的神話,這一神話后來被王充的《論衡》和司馬貞的《補三皇本紀》中的共工觸不周山而折天柱、絕地維的神話結合在一起,闡明了前因后果,變得更加完備。
共工與顓頊爭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之石,以補蒼天。(《論衡·順鼓篇》)
傳說人類初期,水神共工在同顓頊對抗失?。ㄍ醭湔f)或與火神祝融戰(zhàn)?。ㄋ抉R貞說)之后,憤怒地用頭顱觸倒了作為天柱的不周之山,宇宙突變,天地秩序大亂,洪水從地府里涌流出來,劫難發(fā)生。天空坍塌,山崩地裂,雷電、山火、暴雨、山洪、汪洋……景象慘裂,災異沉重。為消除災禍,拯救人類,女媧頂風冒雨,跋山涉水,四處挑選五彩大塊石,收集柴草架火熔煉。當五色石被熊熊烈火融化,以此一點一點地填補天上的裂縫……天補了,水止了,人類得救了。后世把女媧補天的日子——正月二十稱為“天穿節(jié)”。這天人們把煎餅放在房屋頂上,以防備天空再次穿裂。此風俗世代相承。
漢代,女媧為雨神:雨不雯,祭女媧。(《論衡·順鼓》)
女媧煉石補天和積蘆灰以止淫水,都是為了整治水患,因此女媧被列為水神。久遠而由“補天之神”而衍變成“晴雯之神”,只要天空久雨不晴,人們便祈求女媧傳下止雨令。這種習俗自然地被沿襲下來,直至清代的文人還有記載。
女媧殿遺址
女媧殿,位于蕭山戴村鎮(zhèn)境內(nèi)的原云石鄉(xiāng),山清水秀,古木參天,風光旖旎。在群山環(huán)抱中,海拔600多米的獅山上,有座古代建筑遺址——女媧殿。紀念女媧的地方,在蕭山僅此一處。
遠古起,寧紹平原居住著越族,從晚更新世起,經(jīng)歷了星輪蟲(10萬年前)、假輪蟲(4萬多年前)和卷轉蟲(1.2萬年左右)三次海進,海進猖獗時候,會稽山、龍門山支脈上部山體出露海面,獅山丫口成了海岸口。第三次海進(卷轉蟲)高峰時(6000年前),蕭山縣一片淺海,海岸線到達石牛山、云門寺山麓,先民被迫退居深山老林,生存艱難,精神困惑。海進使自然環(huán)境惡化,給人類帶來不幸。人類與自然抗爭的漫長過程中,積淀了深厚的古代文化,涌現(xiàn)女媧止水、共工理水、堯舜治水、大禹治水等系列神話傳說,其中女媧是中國古代第一位治水神明??梢哉J為,女媧神話傳說產(chǎn)生在海進時期。海進是涌現(xiàn)女媧神話傳說的社會根基。
云石之地多山,山多石,石多色。境內(nèi)船塢山、石牛山、云門寺山等群山起伏,峰巒疊嶂,巖石盤踞。僅帶有石字的古地名有:石牛山、石牛山村、外石坂溪、里石坂溪、外石坂村、里石坂村、響石橋溪、響石橋村和桐巖山莊(獅山村)及云石鄉(xiāng)等多處。云石,鄉(xiāng)以石名,石以云冠。云石又名云彩石、五彩石,即五色石,因此云石是女媧神話傳說中采五色石之處。
女媧殿建于獅山石崖上,陽面叫常石,陰面叫鑼石。據(jù)說原有三進平屋,早已無存,唯有三階平臺石駁坎在草芥中隱約可覓。
桐巖山莊,位于獅山丫口,依筑于峰巒山谷,山溪穿莊而泄成布,又名大瀑水,地處高山峻嶺,山路九曲十八盤,系古村落,歷史悠久,因女媧殿的建造與守護需要,終久繁衍而成。原獅山村,全村已遷移山下七都溪畔。
總之,先人為尊崇女媧的煉石補天,以止淫水的壯舉,在當時特定的人文歷史及地理環(huán)境背景下,在獅山上建造了女媧殿,成為附近地域唯一的女媧紀念基地。視女媧為水神加以奉祀,保佑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歷代盛行,香火不絕。
女媧殿——蕭山水文化的組成部分,水利史中的重要水事,很有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
舜在蕭山的五個“足跡”
據(jù)有關資料研究,唐堯元年至唐堯七十年,堯號陶唐氏,為部落聯(lián)盟領袖,亦稱帝堯。堯駕崩后,舜繼位。虞舜元年至虞舜十七年,舜號有虞氏,創(chuàng)立虞舜文化。
堯、舜距今已有4200多年,均為部落聯(lián)盟的大酋長,歷史上被列為圣人。
舜在蕭山的遺跡有5處,而《紹興舜跡簡圖》公布的蕭山舜跡為3處,這是需要糾正的。
堯舜治水
帝堯之時,洪水滔滔,天下沉漬,九州閼塞,民無定所。
據(jù)現(xiàn)代科學研究,公元前2500年左右,世界“宇宙期”水、旱、地震等特大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中國正處唐堯時代,水害深重:《史記·夏本記》:“洪水滔天。”《長發(fā)》:“洪水茫茫。”《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陵,浩浩滔天下?!薄睹献印る墓罚骸爱攬蛑畷r,洪水橫流,汜濫于天下”“五谷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交于中國”“水逆行,汜濫于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p>
堯為民擔憂,力求賢人,以治水安邦。群臣四岳皆薦鯀(禹父)。堯曰:“鯀為人負命毀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賢于鯀者,愿帝試之?!庇谑菆蚵犓脑?,用鯀治水。
鯀用“障”的辦法,即用堵、塞的措施,治水九年而“水不息”,被殺于羽山。
在唐堯時代,帝堯用鯀治水不成時,求人得舜。舜在水害猖獗、治水失敗的危難之際,受堯“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于羽山以死”。得天下之助,并推舉鯀之子禹,繼父未竟治水之業(yè)。禹23歲,受舜薦繼父治水。
唐堯六十九年,大禹治水成功。
唐堯七十年,堯駕崩。堯駕崩后第二年,舜繼位。舜號有虞氏,虞舜元年至虞舜十七年,為虞舜時代。
舜為征繼承人,問四岳:“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答:“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功?!焙笥碇磾z住行政。
虞舜時代,水平邦安。
舜,姓姚,名重華,東夷人,為虞氏部落的領袖,殷人的始祖。斷發(fā)文身——“文身斷發(fā),披草萊而邑焉”(《史記·越王句踐世家》)。黑色人種——“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遷于商玄即黑”(《荀子·成相》),“舜黑”(《尸子》),“舜黎黑”(《文子·自然》)。
舜出生地一說,據(jù)《風土記》《會稽舊記》記載,為浙江上虞姚丘,耕于歷山;另說,據(jù)《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為河南冀州。陳橋驛著《吳越文化論叢》認為,殷人是從浙江遷徙河南的。
舜因大治天下,后人為他建廟,世代崇奉?!妒霎愔尽吩疲骸皶接杏菟囱彩嘏_,下有望陵祠。早在梁代,會稽山已有舜的陵祠。后演繹為廟。咸豐年間,監(jiān)生孫顯廷籌捐重建,精工絕倫,同治元年(1862)正殿后殿毀,顯廷集資建復。據(jù)嘉泰《會稽志》記載:“舜廟在縣東南一百里?!痹诮窠B興市東南43千米處的雙江溪畔舜王山巔。雙江溪又名小舜江,曹娥江與余姚江史稱舜江。舜王廟在紹興縣王壇鎮(zhèn)境內(nèi)。
虞舜文化
虞舜以孝名揚天下,以誠凝聚人心,以德行政聯(lián)盟。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虞舜堪稱中華道德鼻祖。
舜繼堯位后稱帝,成為中華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創(chuàng)立的道德文化與炎黃創(chuàng)立的農(nóng)耕文化,黃帝創(chuàng)立的政體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三座里程碑,是三個遠古文化源頭之一。
舜帝的道德文化,就是舜帝的德績,經(jīng)儒家、道家等歷代學派歸結整理、著述傳承而形成的倫理道德文化,簡稱舜文化。
舜帝“勤于民,苦憂人,只為蒼生不為身”。他齊七政,定五年巡狩之制;辟四門,明通四方耳目;行厚德,遠佞人;懲惡揚善,舉賢任能。舜文化所倡導的孝道、誠信、德治,內(nèi)斂深蘊,魅力無窮。以倫化人,以德感人,以誠待人,以孝侍人的精神,被世世代代龍的傳人所敬仰和尊崇,所傳承和廣大。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這是偉人毛澤東揮筆寫下的詩句。詩人通過對六億神州的社會現(xiàn)狀與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傳說結合比照,真切表達了中華兒女對堯舜先帝的尊敬情懷,也科學客觀地賦予了堯舜時代淵源文化的歷史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蕭山舜跡
舜在蕭山的遺跡有5處。
舜湖舜湖距蕭山城區(qū)南22千米,距臨浦鎮(zhèn)南10千米。漁浦古為湖,上承臨浦湖、浦陽江水,下注錢塘江,歷史久遠。相傳舜曾漁于此,故名。
據(jù)《中國民間史文學集成》介紹,蕭山南片浦陽江支流凰桐江右岸有一個舜湖,是舜的出身地(前桃源鄉(xiāng),現(xiàn)浦陽鎮(zhèn))。
舜湖,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湖,山清水秀,魚肥稻香。據(jù)傳,舜自小忠良、乖孝。幼小失娘,常受后娘和弟象的欺負,常吃殘菜剩飯,娘打時從不喊痛流淚。一次娘打后他竟哭了起來,且越哭越凄涼,娘問舜答:“娘經(jīng)常打我,一打就痛,今朝娘打我,一點都勿痛。我哭娘年紀大了,手乏力了,都是兒子不孝之故?!庇谑牵吹拇筚t大德,聲譽遠揚。堯得知后特地趕來。一日,舜在駕牛耕田,堯站在田埂上大聲問:“喂,小哥,請問你,耕田是雄???,還是雌????”舜見長者在問,就放下犁,趟到田埂邊,洗干凈腳,穿好草鞋,行禮答曰:“長老,耕田是雄???。”堯又問:“小哥,你剛才在田里就可以回答,何必趟水過田,穿鞋施禮呢?”舜答:“長老,我上田回答,理由有二:一則回答長者之問,不能無禮;二則我那頭耕的牛是雌牛,若我當著其面講雄??欤〞鷼獠桓吲d的。”堯一聽,心里非常高興,覺得舜確實不錯,禮義周全,是個帝王之材。遂當即請舜入朝,拜舜為天子。后來,原叫沈湖(又深湖)的這塊地方改稱舜湖。
后人在村中建立祠堂(2007年改建),匾額上鐫“舜耕湖上永名世”。
漁浦漁浦距蕭山城區(qū)西南12千米。古為湖,上承臨浦湖、浦陽江水,下注錢塘江,歷史久遠。嘉泰《會稽志》記載:漁浦在蕭山縣西三十里?!妒乐尽吩疲簼O浦,舜漁處也。因舜曾漁于此,故名。
初為浦陽江出口,盛產(chǎn)魚,鄉(xiāng)民多以捕魚為業(yè)。明嘉靖 《蕭山縣志》載,漁浦為縣內(nèi)三鎮(zhèn)之一,古為重要渡口,東西往來之要津。宋時設漁浦寨。
歷山即礫山,今為小礫山,位于聞堰街道南2.5千米。宋以前礫山稱歷山(《湘湖水利》),地處漁浦湖內(nèi)。史籍記載舜耕于歷山,《大禹研究》認為原始發(fā)生地在上虞境內(nèi),其他地方的歷山與虞舜氏族遷徙有關。按此,蕭山境內(nèi)的歷山,抑或是舜氏后人在此既漁又耕而得名。
余湖位于浦陽鎮(zhèn)小湖孫村境內(nèi)。小湖孫,乃三國吳大帝孫權后裔集居地。
原浦陽一帶為大湖。堯舜時期,舜王在浦陽大湖邊耕田捕魚,傳授耕作、漁獵技術。至漢晉時期,因墾湖圍田,浦陽大湖被分割為若干個小湖。后人把東面那個舜王耕田過的地方叫舜湖,最北面舜王捕魚過的地方叫魚湖。魚湖旁郭母山,晚唐五代時,山麓桃花似海,浦陽孫氏宗譜追喻為桃花源。柴海生老師推測,原桃源鄉(xiāng)名出典與此有直接關系。北宋初期,工部侍郎張夏到桃源,筑橫塘以防水患,使橫塘堤內(nèi)谷豐魚肥,百姓生活富余,因此將魚湖改作余湖,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延傳至今。
2002年5月,因發(fā)現(xiàn)余湖內(nèi)擁有大量桃花水母而名噪全國。桃花水母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低級的無脊椎動物,堪稱“水中國寶”。
舜璧山除了舜湖、漁浦、歷山、余湖,還有一處舜跡是位于樓塔鎮(zhèn)境內(nèi)的舜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