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蕭山網 - 衙前網
您的位置:蕭山網首頁 > 衙前網 > 綜合新聞 > 正文內容

開國大典那天,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蕭山人!

時間:2024-10-08 14:18:20   來源:蕭山發(fā)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p>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當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一個年輕的姑娘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用俄語向世界播報毛澤東主席在開國大典上的講話。

她叫瞿獨伊,1921年出生,浙江蕭山人,也是“七一勛章”獲得者。

她的母親是楊之華,生父為沈劍龍。瞿秋白和楊之華結婚后不久,就將瞿獨伊接到了身邊。

瞿獨伊和楊之華、瞿秋白

1928年,瞿秋白前往莫斯科籌備中共六大的相關事宜。而后,年僅六歲半的瞿獨伊也和身為中共六大代表的母親楊之華跟隨著瞿秋白的腳步來到莫斯科。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近郊召開,這也是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那段時間,國內白色恐怖嚴重,過境時,瞿獨伊還掩護了赴蘇聯參加會議的一些同志。此后,瞿獨伊在莫斯科度過了十余年的學習和生活時光。

1941年,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后,瞿獨伊結束了異國生活,與母親楊之華離開莫斯科回國。回國后不久,他們就被當地新疆軍閥軟禁、逮捕而進入監(jiān)獄,其中包括中共在疆人員及家屬150余人。

新疆難友 瞿獨伊(二排左一) 李何(二排左二) 楊之華(二排右五)

獄中,年輕的瞿獨伊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從不屈服。

在歷史檔案中一段審訊瞿獨伊的記錄里,她在敵人面前堅決地表達了自己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決心:“我始終信仰共產主義,不用考慮,我已經談過,共產黨是為國家民族利益而奮斗的,我就是要為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而奮斗,死了也是光榮的?!?/p>

隨著局勢變化,1946年,經過黨中央的營救,100多位同志分乘10輛大卡車,歷經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于安全到達了延安。同年,瞿獨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第二年,作為新中國第一批駐外記者,瞿獨伊再赴蘇聯,與丈夫共同創(chuàng)辦了新華社莫斯科分社,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新華社建立的第一個駐外分社。

瞿獨伊(左二)和李何(右一)跟著農民代表團采訪考察

面對資源的短缺,瞿獨伊夫婦身兼數職,并主動提出降薪,把大部分在國外發(fā)表文章所得的稿費,都作為黨費上交。其間,瞿獨伊還多次擔任周總理和中國訪蘇代表團的翻譯。

一生淡泊名利,從不向黨伸手,從不搞特殊化。瞿獨伊的一生,充滿了奉獻和無私,也成為了后人學習和敬仰的楷模。

在開國大典上,還有另一個身影,就是瞿獨伊的母親楊之華。

開國大典 楊之華(前排右一)在天安門城樓上

楊之華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婦女運動的杰出領導人?!爸艺\的戰(zhàn)士,杰出的女性”是她一生真實而鮮明的寫照。

青年時期,楊之華意氣風發(fā),深受新思想的影響,1921年,她進入蕭山的衙前農村小學校任教,參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有組織、有綱領的農民運動——衙前農民運動。

1924年,她加入中國共產黨,而后作為上海大學學生會執(zhí)行委員,參加中共四大。在瞿秋白和向警予的引導下,楊之華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深入上海女工較為集中的工廠,號召女工參與反帝斗爭中去,為五卅運動和上海工人武裝起義打下了思想基礎。她撰寫的《婦女運動概論》,第一次從理論上明確指出了中國婦女解放的道路,也是黨內第一本以婦女運動為專題的宣傳手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楊之華對婦女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一直非常關心,她對紡織、輕工等工廠女工的勞動和生活情況作了詳細的調查研究,提出婦女職工的產假應為五十六天。后經黨和政府批準,正式成為了全國婦女職工享受的社會主義福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楊之華先后擔任了全國婦聯副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部長等職務,解決女工疾苦,發(fā)揮女工力量,尋求婦女徹底解放之路,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婦女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

楊之華、瞿獨伊、瞿秋白一家三口的貢獻與精神品格,彰顯了共產黨人對黨的堅定信仰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風貌。他們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共產黨員,什么是對黨和國家的堅定決心,什么是真正傳承與發(fā)揚紅色基因與革命精神。

本站編輯:蔡少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