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山嶺村:釋放紅色力量 加速強村富民
更新時間:2021-05-24 09:22:56 內容來源:蕭山日報
在樓曼文故居項目現場,鉆孔、鋸木、砌墻,施工人員揮汗如雨,努力趕在6月20日前竣工。雀山嶺村村書記樓浩仁說,這座總面積800平方米的建筑正在逐步恢復百年前的模樣。
作為被樓曼文精神滋養(yǎng)長大的一代人,這個消息徹底點燃了全村人的熱情,大家爭先恐后要為女英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暗鹊綐锹墓示娱_館,一定有不少人來參觀,我們要提供好的服務?!边@些天,從事道路養(yǎng)護工作的村民徐偉飆忙著量尺寸、做家具,一個小雜貨鋪已經現了雛形。
東有祠堂西有寺,后有高山前有溪,這片融入了紅色基因的秀麗土地上,還涌動著更多活力與激情,綻放著溫暖的光芒。
多方合力建故居
上海、日本、莫斯科、新疆、延安,樓曼文在投身革命斗爭后,輾轉多地,始終對黨、對革命事業(yè)保持忠誠,41歲時于河北病逝。半個多世紀過去,2019年,樓曼文之子方榮欣回到母親故鄉(xiāng),在雀山嶺動情地講述了她為理想奮斗一生的故事。
這是“曼文大講堂”的第一次開課,讓底下坐著的雀山嶺人熱淚盈眶。從那之后,各類紅色教育在此宣講,紅色影片輪番播放,一遍又一遍,村民學習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和牢記使命的精神,感恩與奉獻的火種就此深種。
因此,樓曼文故居項目推進得格外順利?!斑@是弘揚樓曼文精神的大好事,我們一致同意!”故居地塊作為雀山嶺村的中心地帶,曾有4戶家庭居住。在村干部說明情況后,他們沒有任何怨言,在樓塔鎮(zhèn)提供的安置地塊建造新房,讓施工隊得以進場。
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矩形、格局規(guī)整,是典型的宅第民居建筑。為了最大程度還原故居,村中老人也沒閑著,大家根據回憶,紛紛提供細節(jié)。一位耄耋老人激動地對記者說:“能為傳承和弘揚樓曼文精神出力,實在是高興呀!”
如今,故居附近人氣很旺,村民們總愛到這里溜達,還自發(fā)地整理起周邊的衛(wèi)生,“收拾得亮亮堂堂的,看了心里舒服!”
鄉(xiāng)村振興脈動強
建設一棟宴會廳、一棟住宿樓,以美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留下慈孝堂客戶與游客。雀山嶺村通過改造3000平方米集體廠房,與杭州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兩山康養(yǎng)造血項目”合作。在該項目正式啟動前,企業(yè)已經提前預付了定金,村集體實現50余萬元年增收。
為何這個重點項目落戶于此?“鄉(xiāng)賢把村莊發(fā)展放在了心上!”慈孝堂董事長樓中平是樓永璋老支書的兒子,幼年在紅色精神熏陶下成長。不久前,樓永璋還將兒女為其準備過九十大壽的5萬元,盡數購買了1500冊紅色圖書,捐給樓塔的小學,獻禮建黨百年。
受父親影響,樓中平愿為雀山嶺村鄉(xiāng)村振興持續(xù)“造血”。上陣父子兵,他還召回了曾在美國留學的兒子,一起謀劃“康養(yǎng)村舍”項目,書寫祖孫三代造福桑梓的溫暖故事。不僅如此,樓中平在詳細了解樓曼文女英雄事跡后,對其十分欽佩,后續(xù)還將與樓塔鎮(zhèn)對接,希望拍攝一部樓曼文紀錄片,在影像中傳遞不畏艱險、勇于抗爭的樓曼文精神。
以樓曼文紅色文化為靈魂,紅色內涵得到了極大提升與擴展,在團結鄉(xiāng)賢力量后,美麗鄉(xiāng)村有了可持續(xù)的產業(yè)支撐,雀山嶺村是一個經濟薄弱村,通過釋放紅色力量,加速強村富民,探索出了一條切實有效的鄉(xiāng)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