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舊版 | 設(shè)為首頁 蕭山網(wǎng) - 瓜瀝網(wǎng)
您的位置:蕭山網(wǎng)首頁 > 瓜瀝網(wǎng) > 文化旅游 > 正文內(nèi)容

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登陸中紀委官網(wǎng)

時間:2016-08-02 17:38:04   來源:   

  瓜瀝名人

  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登陸中紀委官網(wǎng)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闭f的是兒童時期養(yǎng)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牢固,很難改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重視家庭教育,致力于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除了言傳身教外,不少家庭還將治家格言付諸筆墨,以家訓的方式傳之后世。7月19日,瓜瀝名人汪輝祖的家訓——《雙節(jié)堂庸訓》出現(xiàn)在中紀委官網(wǎng)“中國傳統(tǒng)中的家規(guī)”專欄的第54期內(nèi)容中。

  汪輝祖(1730-1807),字煥曾,號龍莊,晚號歸廬,今瓜瀝鎮(zhèn)大義村人。他早年舉業(yè)不順,二十余歲即入幕府。后于乾隆四十年(1775)得中進士,五十二年(1787)為寧遠知縣,五十六年(1791)為道州知州。致仕后,退養(yǎng)在蕭山蘇家潭,終年78歲。“這個人了不起”,是現(xiàn)代學者蔡元培、梁啟超、胡適對他的評價。

  汪輝祖是清代政學兩界的名幕良吏,善斷疑案,名聞全國;后為州縣官五年,勤政愛民,政績斐然,是一位難得的清官廉吏;他又勤于治學,尤邃于史,是一位著述宏富的學者,著作有《元史本證》、《史姓韻編》、《九史同姓名略》、《二十四史同姓名錄》、《二十四史希姓錄》、《遼金元三史同名錄》等,其中《學治臆說》、《佐治藥言》、《病榻夢痕錄》等行世甚廣、頗為流傳。汪輝祖集名幕、循吏、學者等多種身份角色于一體,在當時以及后世都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

  汪輝祖幼年喪父,家道中落,靠借貸聊以度日。生活的艱辛,使汪輝祖過早地涉足“人間事”,對社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人與人之間的真?zhèn)翁搶嵣钣畜w會。晚年為教育子孫,撰寫了《雙節(jié)堂庸訓》。他的家訓既是教子育孫的教輔材料,又是修身齊家的實用之書,在社會上傳播廣泛,堪稱家訓中的經(jīng)典。


  該家訓共分為述先、律己、治家、應(yīng)世、蕃后、述師述友六卷,計219條。卷一《述先》,記載汪氏家世與祖父母、父母的生平事跡;卷二《律己》,專講律己修身之道;卷三《治家》,主要講家庭管理之道;卷四《應(yīng)世》,主要是教育后代如何處世做人;卷五《蕃后》,專門闡述教子之道;卷六《述師述友》,記載師友事跡。

  《雙節(jié)堂庸訓》除了從傳統(tǒng)文獻、儒家經(jīng)典著作等“圣賢書”中尋求為人處事的依據(jù)外,更多的是來自“人間事”的體會和感受,飽含了汪輝祖對自己人生經(jīng)驗的概括和總結(jié)。在談及家訓書名時,汪輝祖說:“自少而壯、而老,循軌就范,庸庸無奇行也。庸德庸言之外,概非所知,故名之曰《庸訓》?!边@自然是謙稱之語,“庸訓”不庸,反倒包含許多高明之見,如“人生自少至壯,罕有全履泰境者。惟耐的挫磨方成豪杰”“以身涉世,莫要于信。此事非可襲取,一事失信,便無事不使人疑”等等,頗具哲理,啟人深思。

  當然,影響最大還是汪家,汪氏后代將《雙節(jié)堂庸訓》奉為圭臬,引為修身正己的經(jīng)典,人才輩出。到了近現(xiàn)代,汪輝祖六世孫汪謙為著名畫家,曾到歐亞五國游學,畫技甚精,出版畫集《六法大觀》、《醉八仙墨稿》、《畫譜》等。汪家九世孫汪忠鎬是著名血管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長于抗日烽火中的他,始終記得家族傳下來的一句話,“菜梗香味識家風”,忠厚為人,堅守氣節(jié),這些都是他從先祖汪輝祖身上獲得的力量。


  《雙節(jié)堂庸訓》摘編

  1.教子為先

  濟美不易

  世濟其美,昔賢所榮,不特名公鉅卿也。業(yè)儒、力田之家,世世清白,相承亦復(fù)不易。數(shù)傳十百人中,有一不肖子,即為門第之辱。固由積之不厚,亦因教之不先故。欲后嗣賢達,非教不可。 ——摘自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蕃后》

  勢力不可恃

  恃勢逞力,必有過分之事,損福取禍,萬萬不可。有太陽時,須算到陰云霖雨;有水時,須算到河流淺涸,自不敢恣所欲為。 ——摘自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應(yīng)世》

  2.節(jié)制用度

  宜令知物力艱難

  巨室子弟,揮霍任意,總因不知物力艱難之故。當有知識時,即宜教以福之應(yīng)惜。一衣一食為之講解來歷,令知來處不易。庶物理、人情,漸漸明白。以之治家,則用度有準;以之臨民,則調(diào)劑有方;以之經(jīng)國,則知明而處當。 ——摘自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蕃后》

  謹財用出入

  不惟寒素之家用財以節(jié),幸處豐泰,尤當準入量出。一日多費十錢,百日即多費千錢,“不節(jié)若則嗟若”。富家兒一敗涂地,皆由不知節(jié)用而起。 ——摘自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治家》

  3.詩書傳家

  宜儲書籍

  “遺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古人所以稱書為良田也。為父兄者,早為儲蓄,俾知開卷有益之故?;蛑^書非急需,急而求售,必虧原直。嗚呼!是薄待子孫之說也。子孫至于售書,不才極矣。以購書之資置產(chǎn),終歸罄蕩。若其才者,則讀家藏書籍,大用大效,小用小效,又豈必以資產(chǎn)為憑藉哉! ——摘自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治家》

  讀書以有用為貴

  所貴于讀書者,期應(yīng)世經(jīng)務(wù)也。有等嗜古之士,于世務(wù)一無分曉。高談往古,務(wù)為淹雅①。不但任之以事,一無所濟;至父母號寒,妻子啼饑,亦不一顧。不知通人云者,以通解情理,可以引經(jīng)制事。季康子②問從政,子曰:“賜③也達,于從政乎何有?”達即通之謂也。不則迂闊而無當于經(jīng)濟,誦《詩三百》④雖多,亦奚以為? ——摘自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蕃后》

  4. 清白臨財

  勿貪不義之利

  所貴乎有財者,以能為所當為,可得體面也。若義非當,取必越分。此等近利之徒,不過炫裘馬飾妻妾,當為之事必不能為。即為父母營養(yǎng)葬,為子孫求田宅,庸人羨之,達人鄙之。不體面又孰甚焉?何如安貧守分,人人敬禮者之為有體面乎? ——摘自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治家》

  臨財須清白

  財利交關(guān),最足見人真品。顯占-分便宜,陰被一分輕薄。故雖至親、密友,簿記必須清白。 ——摘自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蕃后》

  5.重視誠信

  信不可失

  以身涉世,莫要于信。此事非可襲取,一事失信,便無事不使人疑。吾無他長,惟不敢作誑語。古云:“言語虛花,到老終無結(jié)果?!比缰胃帧!酝糨x祖《雙節(jié)堂庸訓·應(yīng)世》

  勿欺

  天下無肯受欺之人,亦無被欺而不知人。智者,當境即知;愚者,事后亦知。知有遲早,而終無不知。既已知之,必不甘再受之。至于人皆不肯受其欺,而欺亦無所復(fù)用;無所復(fù)用,其欺則一步不可行矣。故應(yīng)世之方,以勿欺為要?!酝糨x祖《雙節(jié)堂庸訓·應(yīng)世》


  《雙節(jié)堂庸訓》解析:

  《雙節(jié)堂庸訓》全書六卷,卷一《述先》,記載家世與祖父母、父母的嘉言懿行,卷六《述師述友》回顧師友事跡,感念先人養(yǎng)育之恩與師友相助之德。

  卷二《律己》,專講修身之道,講述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如“人須實做”“做人先立志”“從本上做起”“作事要認真”“要有恒”“要顧廉恥”“貧賤當勵氣節(jié)”“貴慎小節(jié)”“勿好勝”“須耐困境”等等;此外還強調(diào)“欲不可縱”,要克制非分的欲望,“縱欲敗度,立身之大患,當于起手處力防其漸。凡聲、色、貨、利,可以啟驕奢淫佚之弊者,其端斷不可開”;又指出做人要有氣節(jié),“不唯阿以附勢,固窮厲志,守義不移”,要做一個明是非、知廉恥、腳踏實地、堂堂正正的人。

  卷三《治家》,講得是要妥善處理家庭關(guān)系,“家和萬事興”?!靶⒁皂槥橄取?,兒女要守孝道,父母對子女亦須體恤。兄弟和睦難于孝順父母,發(fā)生利益糾紛,要顧念手足之情,懂得禮讓。在家庭財務(wù)方面,強調(diào)“謹財用出入”,“富家兒一敗涂地,皆由不知節(jié)用而起”,“非儉不能惜?!?,“儉非勤不可”;但節(jié)儉不意味著吝嗇不開支,“儉與吝嗇不同”,“省所當省曰儉,不宜省而省,謂之吝嗇”。他還提出“勿營多藏”,不要一心想著給子孫留下很多財產(chǎn),“茍其不肖,多財何益”,假如子孫不肖,再多的錢財給他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他認為留給子孫錢財,不如留下書籍,“為父兄者,早為儲蓄,俾知開卷有益之故”,作為父兄的人,應(yīng)該早早儲蓄書籍,使子弟知道“開卷有益”的道理。至于該篇中其它內(nèi)容如“勿貪不義之利”“勿受來歷不明之物”“勿爭虛體面”“婚嫁宜量力”等等,于今也都很有啟發(fā)意義。

  卷四《應(yīng)世》,教育后代如何為人處世。汪輝祖告誡“失意人當禮遇”,有此體會,與其自身經(jīng)驗相關(guān)。他在家訓中自述十四、五歲的時候,沒有了父親,孤苦無依,相貌丑陋,家中的困難也很多,幸好得到族姑父的欣賞,說他“孺子不凡”,讓他有了被知遇的感覺,從此奮發(fā)努力。汪輝祖又說 “與人共事不可不慎”,要注重細節(jié),“事無大小,粗疏必誤”,一件事情到了手里,就應(yīng)該從始至終,謹慎考量,統(tǒng)籌全局。又說,要不怕吃虧,“俗以‘忠厚’兩字為‘無用’之別名,非達話也”,常人都說“忠厚”就是無用,這話不對。如果一個人面對損人利己之事,能做而不肯做,這就是忠厚?!澳軐W吃虧充之,即是圣賢克己工夫。”所謂“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寧吃虧”,存忠厚之心,方能家族發(fā)展綿長,不致衰敗。

  卷五《蕃后》,闡述家庭教育之道。汪輝祖主張教育“應(yīng)始于孩提”,應(yīng)使子女“習勞”、“知物力之艱難”,當孩子有了智慧的時候,就應(yīng)該教他們要珍惜幸福,為他們講解一件衣、一粒食的來歷,讓他們知道物產(chǎn)來之不易;為人方面,要子女“勿游手好閑”、“勿慕讀書虛名”、“勿自矜”、“勿自是”;在德才關(guān)系上,強調(diào)德重于才,“窮達皆以操行為上”、“得志當思種德”、“須學為端人”,做正直的人,寧可正直,不要圓滑;治學方面,提倡讀書要經(jīng)世致用,要通解人情事理,懂得引用經(jīng)典之籍來做事情,否則,“誦《詩三百》雖多,亦奚以為”,詩書讀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細品《雙節(jié)堂庸訓》,許多道理都十分深刻,而且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今天仍值得我們傳承和弘揚。


本站編輯:洪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