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賢·風采錄?】葉觀賢:行商天下 誠信為本
更新時間:2020-07-14 08:53:14 內容來源:
為深入挖掘鄉(xiāng)賢文化精神內涵,弘揚鄉(xiāng)賢文化時代價值,浙江省首部集中撰寫鄉(xiāng)賢的主題文集《初心——杭州黨灣鄉(xiāng)賢風采錄》已在黨灣首發(fā)?,F依托“蕭山黨灣”微信公眾號全景式呈現黨灣鄉(xiāng)賢成長成才、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中闖蕩人生的艱辛曲折和回饋家鄉(xiāng)的桑梓之情。
第二十期
{ 葉觀賢 }
行商天下 誠信為本
葉觀賢,1964年10月出生,蕭山區(qū)黨灣鎮(zhèn)新梅村人。現任上海飛球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年輕時獨闖吉林蛟河市,輾轉大江南北從事布匹貿易,后轉行進軍鋼材貿易領域,成立上海飛球貿易有限公司。與此同時,用心參與公益事業(yè),積極回報社會,反哺家鄉(xiāng),被推選為黨灣鎮(zhèn)新梅村鄉(xiāng)風文明促進會會長。
葉觀賢:行商天下 誠信為本
1964年10月16日,在蕭山黨灣新梅村的一戶農戶家中,傳出一陣陣嬰兒啼哭聲。“男孩、男孩,又是一個男孩”,附近的鄉(xiāng)親都知曉,葉關水家的女人又生孩子了,而且生的又是一個男孩,本來生男添丁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兒,換到現在廣發(fā)紅蛋,大擺喜酒都還來不及??墒窃谀莻€年代,當父親的葉關水卻眉頭緊鎖,一聲不吭,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家里已有七個孩子,四男三女,現在又生了個男孩,又多了一口吃飯的嘴,難??!有人嘀咕:男孩要的人多,要不送人吧!葉關水和他夫人咬咬牙,就是砸鍋賣鐵,餓死也要把八個孩子養(yǎng)大??墒钦労稳菀装?!
生活所迫拜師學裁縫
葉觀賢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從小營養(yǎng)不良、個子也不高,一件衣裳,大哥、二哥穿舊,三哥、四哥穿破才輪到他穿,輪到他時都早已破爛不成形了。由于家庭原因,葉觀賢小學沒畢業(yè)就中途輟學了。
葉關水和他老婆商量,怎么辦?讓幾個孩子都擠在海涂沙地上尋飯吃,哪能填得飽肚子,還是讓老八學門手藝吧,也許還能養(yǎng)活自己,可是出去學什么好呢?做木工、泥工?看看觀賢,個子太小,怕他吃不了這個苦啊。
葉觀賢的母親,這個堅強又有主見的女性,最后拍板,還是讓他做女工,學裁縫吧!葉關水一想,這也好,做個裁縫活不算太累,瘦小的葉觀賢還能勝任,每天也能掙幾角錢,總比在沙地上尋活填肚強。那要拜師,就拜當地有名的裁縫王寶官,但要一筆拜師費,這筆錢對于這個家庭來說也是很大的壓力。
葉關水咬咬牙,東湊西借,終于湊足拜師費。于是,16歲的葉觀賢跟著師父走街串巷,開始了他的小裁縫生涯。
那個年代,商品經濟不發(fā)達,農戶家娶親送嫁,紅白喜事,生兒育女,四季更換,都是請人上門去做套衣服及床上用品。剛開始,葉觀賢跟著師父只打打下手,量體裁衣還輪不到,每天5角錢的工錢,而當師父的做一天也只有1元8角5分。葉觀賢當時做夢也想有輛摩托車,騎著它,帶著師父串家入戶,但一打聽,一輛最普通的摩托車也要2000多元,自己5角錢一天,何年何月才能買得起???
吃百家飯,做百家衣,小裁縫葉觀賢就在這塊土地上慢慢成長起來了。
師父看到葉觀賢人雖小,但勤快好學,也很喜歡他,傾盡所學教他。一年后,就放手讓葉觀賢獨當一面。沒過多久,葉觀賢就告別師門,自己獨闖天下,并且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當時,黨灣中心學校校辦服裝廠聞訊主動聯(lián)系葉觀賢,希望他去做服裝廠的師傅。葉觀賢進服裝廠后,也開始招徒傳藝,如今當地最大一家工作服的廠長就是他當年的徒弟。
在服裝廠期間,葉觀賢接觸了不少朋友,開闊了眼界,開始有了市場經濟商品生產意識,他想自己從事服裝貿易。當時,市里、縣里經常召開物資交流大會,每次大會前夕,葉觀賢就從民營布廠,以幾元錢一斤買回零頭布,做成褲衩、背心、襯衣等,到交流會上設攤叫賣,銷路還挺好。
在服裝廠期間,他還認識了當出納的倪彩鳳,后來成為他的妻子,他們相濡以沫,妻子成為他的賢內助。
時隔30年后,葉觀賢回憶起這段小裁縫生活,他說:“還真得感謝我的父母,他們讓我獨自出門討生活,并學得一門學藝,最主要的是讓我接觸了商品經濟,為我以后在市場經濟的大潮里拼搏,有了思想上、閱歷上的準備”。
走南闖北掘得第一金
就在那時,葉觀賢認識了一個在鎮(zhèn)里工作的朋友,在這個朋友的介紹下,葉觀賢結識了幾位當地鄉(xiāng)辦布廠的領導,這為他日后經商埋下了伏筆。一個偶然的機會,那位朋友的朋友——一位在吉林省蛟河市當兵的小伙子對小葉說,你們這里布廠這么多,布都賣不完,為啥不到我們吉林蛟河那疙瘩地去做布生意。無意中的一句話深深觸動了葉觀賢的內心世界,當時他才21歲,正苦思冥想如何改變自己的貧窮命運。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鼓舞下,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國大地,解放思想、敢想敢為正是那個時代的特征,而蕭山地區(qū)領全國風氣之先,民營企業(yè)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蕭山東片的布廠似雨后春筍、村村機響,都急于打開銷路?!笆前?,我何不出去闖闖,中國這么大,總有能賺錢的地方?!?/P>
“東北蛟河”這個地方,他沒聽說過,他父母、爺爺、奶奶都沒聽說過。一查地圖,竟在東北吉林省東部,長白山西麓,傳說在很久之前,在橫貫于此地的一條大河中出現一條蛟龍,地名也由此而來。當地年平均氣溫只有3.4攝氏度,冬長夏短,冬天零下20多攝氏度是常有的事。但是,葉觀賢血氣方剛,當時啥也不多想,向當地布廠賒了五匹布,二話沒說,登上了開往東北蛟河的綠皮火車。
殊不知蛟河是吉林省主要林區(qū)之一,又是長白山旅游度假區(qū),圖們江開放合作區(qū)的交通中轉站,車來車往,四通八達,葉觀賢帶去的五匹市場上一下子賣完了,扣去本金,葉觀賢一算賺了1000多元,這可把葉觀賢高興壞了,這可是他在老家三個月才能掙的錢!
他趕回黨灣,付清了賒賬,又拿上一批布趕往蛟河,當時在蕭山幾元錢一尺的布料,蛟河的廠家采購去做服裝,附加值提高了,利潤相當可觀。
葉觀賢為人豪爽,喜歡到處結交朋友。一旦他摸熟了生意路徑,對東北那個只有40多萬人口的小縣城就不滿足了。那淺淺的渺小池水怎能滿足蛟龍的渴望?
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來到河南洛陽紡織品市場,這下可打開了葉觀賢的眼界。洛陽是鐵路樞紐之一,700多萬人口,社會消費品總量連年提升,它又是豫西主要生產紡織品的城市。洛陽紡織品市場每月都要舉辦三次交流會,規(guī)模是蛟河市場的10倍,是中原大地紡織品主要集散地。
在洛陽,葉觀賢憑借敏銳的生意嗅覺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找到了大顯身手的舞臺,他以蕭山老家遍地開花的紡織品廠,提供價廉物美、源源不斷的紡織品為依托,又由于自己當過裁縫的經歷,憑著自己對布料成分、色澤、門幅、等級等感性認識,對布料質量、價格掌控到位、精準。葉觀賢不失時機租了貨車到蕭山布廠運貨,長途販貨,生意也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爾后,他又以洛陽為中心,把生意圈子逐步擴大到河北滄州、石家莊,山東陽谷,遼寧海城等。商賈千里以信用行天下,葉觀賢足跡遍布中原大地、東北乃至半個中國,布匹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1990 年紹興柯橋輕紡城開業(yè),葉觀賢又成為第一批入駐的商戶。
短短的十多年時間,葉觀賢走南闖北,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完成了人生的原始積累。他也是千萬浙江商人的一個縮影,浙江商人是當時中國最具活力也是最會賺錢的人群,他們憑著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嘗遍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走出了一片創(chuàng)業(yè)的新天地。
仔細分析葉觀賢的銷售之道,他把蕭山廠家生產的布匹批發(fā)到幾千里之外東北或中原地區(qū)另一級批發(fā)商(包括服裝生產廠家)手里,最終做成衣服穿到消費者身上,一般要經過三四個環(huán)節(jié),把握好價差是重中之重,因為它關系到營銷鏈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利益有序分配。
葉觀賢每到一地,都要先到市場了解當地各類不同產地的紡織品行情,還要到當地商場了解各個層次消費者對款式、色彩、面料的消費偏好,及對價格的承受能力。他懂得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至理名言,堅持采取薄利多銷,保證下游銷售渠道的利益空間,也就保證了自己營銷渠道的暢通,多了“回頭客”“老客戶”,也使自己的生意長盛不衰。
當時在黨灣新梅村,葉觀賢成為先富起來的人,他花了一萬多元買了一輛當年做夢也想買的摩托車,還給夫人買了一輛,當時買輛摩托車比現在擁有輛小轎車還牛。家里又造起了房,在村里較早地裝上電話,還用上了煤氣灶,在當地人的眼中,葉觀賢成功了,后半輩子小富即安,可以安享清福了。
毅然轉行闖蕩大上海
可是葉觀賢卻不是這樣想,他在考慮一件事:隨著信息和通訊技術的發(fā)展,電子商務突飛猛進,千里之遙成了咫尺之間,布匹貿易越來越透明,同質化的銷售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紡織貿易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葉觀賢遇到了他做生意以來又一個難題,是不是該轉行了,要轉又該往何處轉?才能使自己的事業(yè)上一個臺階?
葉觀賢是個不滿足于現狀,不甘寂寞的人,他嘗試過幾次轉行,如引進繡花機,加工服裝,但都未能成功,他在苦苦地探求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機會總是青睞有先見、有準備的人。
2006年過年時,葉觀賢和一群上海建筑業(yè)的老鄉(xiāng)吃飯,這幾位黨灣老鄉(xiāng)當年也像葉觀賢那樣初生牛犢不怕虎,抱成團一起闖進大上海,并以他們的刻苦勤勞在大上海的建筑市場立穩(wěn)了腳跟。黨灣人建造的33層的華林大樓,以及上海三菱電氣電梯試驗塔,都在上海建筑市場引起很大的反響,打響了黨灣建筑人的品牌。
席上,一位老鄉(xiāng)對葉觀賢說:“你還是到上海來吧,我們一起闖蕩大上海。”還有一位老鄉(xiāng)說:“你還是做你的老本行搞流通領域,哪個建筑工地都少不了鋼筋、水泥,你就做鋼筋生意吧?!?/P>
聽了這席話,葉觀賢激動得一夜無眠,老鄉(xiāng)的話像一根火柴“噗”地點亮了他的心。想當年21歲,單槍匹馬闖蛟河,現在為何不能跟老鄉(xiāng)一起闖闖大上海呢?他下決心放棄他熟悉的經營十多年的布匹生意,向鋼材貿易轉行。
“可憐天下父母心”。他想不到第一個反對他轉行的人,竟是當年送他做裁縫,又支持他做布匹生意,對他最關心的老母親。
老母親含辛茹苦地把8個孩子拉扯大,現在葉觀賢是他們中最有出息的一個,也是最自豪的一個,她知道觀賢走到今天這一步不容易,她不能眼睜睜看著他,把一匹布一匹布賺來的錢,在大上海這個花花世界里付之東流。
葉觀賢是個孝子,他把老母親接到上海,苦口婆心地勸說母親:“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鼓勵農民富起來,我這幾年賣布賺了錢,這不是我運氣好,而是我不怕吃苦、講信譽,又有一幫好朋友。現在我到了上海做生意,只是把軟的布匹換成硬的鋼筋,做生意的道理還是一樣的,再說我們黨灣人在上海已有自己的品牌影響了,到時都會互相幫一把,你放心,我一定能轉行成功,在大上海站穩(wěn)腳跟的?!?/P>
一席話,老媽終于把不安的心放到肚子里,她對自己兒子是信任的,只要兒子認準了的事,就一定會去干,而且一定會干好。
葉觀賢跟他媽是這么說的,可是自己心里卻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葉觀賢在紡織品交易中有了自己的信譽度,遠到東北、近在柯橋,都知道他做生意講誠信守信用,創(chuàng)出了自己的牌子,現在做鋼筋生意,自己還沒有一分信譽度可言,信用記錄還是白紙一張。而建筑鋼筋又不同于布匹,質量如何關系到百年大計,是生死攸關的頭等大事,稍一疏忽,自己是要吃官司的。再說布匹生意幾萬、十萬,最多幾十萬的貨,而鋼筋交易,動輒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大生意,一旦決策失誤,掉進坑里,十幾年的積累可能毀于一旦。
葉觀賢心想要在這個行業(yè)中站穩(wěn)腳,就得要先做這個行業(yè)的小學生,他就用“笨”方法 , 一家一家跑主要的鋼筋生產廠家 , 把各廠家建筑鋼筋的規(guī)格、質量、成分分析等都用筆記下來,他認為去實地還能看到在網上看不到的場景,對該廠家的生產流程、現場管理、質量監(jiān)督、檢驗工藝以及主要管理、銷售人員等都有個初步印象,做到心中有數。
一段時間跑下來,他意識到一線廠家的產品都被幾十家建筑單位的眼睛都盯得牢牢的,供不應求。而二線鋼筋廠家的產品就相對充裕,也好談價。而二線廠家也是能生產出合格的一類產品的,也同樣能為建筑單位所接受。有了對鋼筋生意的初步感性認識后,葉觀賢也打開了自己的思路。
葉觀賢想先在上海的黨灣人承包的建筑工地上,利用老鄉(xiāng)感情,以及老鄉(xiāng)對他的了解和信任來試試水。
不久,他承接了第一樁鋼筋生意,他知道這是他進入大上海建筑市場的頭一個訂單,成敗在此一舉。為此,他小心翼翼,在鋼筋的質量檢驗、規(guī)格配置、運輸途上處處把關,不敢出一點紕漏,終于圓滿地完成了鋼筋交易第一單。
葉觀賢剛開始做鋼筋貿易,只要是微利甚至只要保本就心甘情愿地去接單,有時還常常墊資,他向買家承諾的運費險包括溯源質檢、買家保障都確保落實到位;交貨時,產品質檢單、合格證、質檢報告一樣也不落下。他在鋼筋貿易領域里深耕細作,漸漸地做出了口碑。貿易規(guī)模不斷擴大,近幾年,銷售貿易額均超過5億,他手中也有了好多“老客戶”。與此同時,自2006年轉行鋼材貿易至今,十三四個年頭,沒有出現一件鋼材質量事故。
受國內外經濟大環(huán)境影響,有一段時間建筑市場風云變幻,鋼材行情陰晴不定,一些鋼材商叫苦不迭,反觀葉觀賢卻如閑庭散步,每天照樣喝他的茶,看他的球賽。每天他只需要和用貨單位通個電話,了解一下對方需要鋼筋的數量、規(guī)格,如數配置后送過去,當好用戶的后勤部長。
經驗告訴他,不管鋼筋價格如何漲漲跌跌,用貨單位需求量總還是在的,他只要未雨綢繆,事先對用戶工程的鋼筋需求量做到心中有數,與供求雙方盡早簽好合同,就不怕價格潮起潮落。
他的信條是“至誠守信、穩(wěn)扎穩(wěn)打,堅持客戶需求和滿意導向”。有1億元錢,不去做10億元的生意,絕不輕易加杠桿。時過12年,葉觀賢終于實現他當年轉行鋼筋生意時的初心,在大上海的鋼材市場站穩(wěn)了腳跟,并打響了自己的口碑。
2013年以來,他也嘗試向多元化發(fā)展,和朋友一起承建了江西省九江市天禧城市廣場的土建項目;現在他又涉足西安一個商業(yè)綜合樓的土建工程,這些嘗試使他的業(yè)務延伸得更廣更遠,事業(yè)向更廣闊的領域拓展。
回報社會不忘鄉(xiāng)土情
兒行千里母擔憂,葉觀賢21歲離開黨灣出去闖蕩,他的老母親牽掛千里之外的兒子,而葉觀賢也無時無刻不忘關心家鄉(xiāng)和家人,縈回夢牽著黨灣這片土地,他感恩黨的富民政策,感恩他的父母,感恩黨灣這塊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
他在致富路上不忘鄉(xiāng)親,憑自己實力滿腔熱情地幫助鄉(xiāng)親們,他捐資捐物給敬老院,還積極捐資助學,出資參與村級道路的改建,還參與了大和山、青龍山、曙光村公共建筑的修建。葉觀賢有一句口頭禪:“做好事是一種快樂?!薄按蟮暮檬伦霾涣耍〉暮檬驴偪梢宰觥?,這道出了他的心聲。
不久前,經黨灣鎮(zhèn)新梅村黨支部推薦,全體村民代表一致選舉葉觀賢為新梅村鄉(xiāng)風文明促進會會長。當選會長后,他感到自己的責任更重了,在他的召集主持下,會員們一起為村里80歲以上老人分發(fā)紅包,為貧困戶發(fā)慰問金,還給村里原兩委的老干部發(fā)了補貼。
葉觀賢不但關心公益事業(yè),造福桑梓,而且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他常說,做父親一輩的缺少文化,現在要讓自己的下一代有文化、有知識,更要知道感恩社會、感恩國家。他的大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在蕭山金融系統(tǒng)工作;小兒子在德國大學畢業(yè)后,報考研究生,最近被澳大利亞著名大學錄取,他一再叮囑出遠門的兒子,學成回來要回報社會、報效國家。
今天的新梅村,綠草茵茵、鮮花灼灼,小溪清清、流水潺潺,好一派美麗的江南田野風光!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在鄉(xiāng)風文明促進會的努力下,村里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風氣得以弘揚,村容潔、村貌美、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明顯的變化。
村黨支書章惠江這樣評價葉觀賢:這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會長,常年在外闖蕩,但心系家鄉(xiāng);自己富了,卻不忘造福鄉(xiāng)里,多年來,以各種方式參與家鄉(xiāng)建設,給我們村文明鄉(xiāng)風建設起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鄉(xiāng)親們正凝心聚力,-心一意走強村富民之路呢。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品味唐代詩人王維的名句,葉觀賢對從今往后的行商和回報之路,還正在籌劃新的征程呢!
作者: 編輯:樓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