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夜話】故鄉(xiāng)·人物系列五:徐傳化——一個老黨灣人的傳奇
更新時間:2020-05-07 15:23:26 內(nèi)容來源: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蕭山北部、錢塘江南岸的沙土平原上,產(chǎn)生了一個又一個財富傳奇。徐傳化便是這些傳奇故事之一的主人公。
1934年,徐傳化出生于蕭山黨灣,家里兄弟姊妹八人中,他排行第七。因家境貧寒,從小未能上學讀書,14歲時,便跟隨姐夫來到離家六七十里路遠、當時還是一片鹽堿地的蕭山寧圍給人做雇工,開墾荒灘。
后來,成為三個孩子的父親的徐傳化,又進城拉過板車,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里當過供銷員。無論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會有他的朋友。他的性格里含有許多“不安分”的因素,總喜歡做許多人沒有想到也不敢做的事,比如,他在杭州拉板車時,會想到把廢舊的板車輪胎內(nèi)胎用剪刀剪開,用膠水黏合起來,做成一個橡皮口袋,并把它放在籮筐里,到杭州各個單位的廁所里掏大糞;為了讓鄰村的一個單身漢把一塊竹園地讓給他經(jīng)營,他想方設法替那人做媒,并取得成功;20世紀80年代初,他會在村民們都無法理解的目光中,不惜血本地率先在村里種植大批龍柏等苗木,短短兩三年時間,便盈利七八萬元。不管做什么,徐傳化都喜歡爭“第一”,在生產(chǎn)隊里干活時總是他最冒尖兒。20世紀70年代末,為了節(jié)省五六塊錢的買糠錢,徐傳化會騎著自行車,半夜從家里出發(fā),去一百多里路外的蕭山南片山區(qū)挨家挨戶買糠,直至次日半夜回到家里;他還會騎整整一夜的自行車,從杭州火車站趕到上海松江火車站,就為了替廠里弄到一車皮的緊缺物資硫酸。
1986年,徐傳化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兒子徐冠巨身染重疾,花去數(shù)萬醫(yī)藥費,病情仍未見好轉;而他自己因為所在的化工廠瀕臨倒閉亦面臨失業(yè)。正當走投無路之際,一次偶然的機會,徐傳化打聽到當時有一種新興的日用化工產(chǎn)品液體洗滌劑,深受城鄉(xiāng)老百姓的歡迎,行情十分緊俏。他設法籌集了2000元錢,去杭州化工站買來了一些廉價的化工原料的料腳兒,又將家里放在屋檐下專接雨水用的七石缸作為生產(chǎn)液體皂的主要工具,于1986年10月的一個星期天,雇了輛卡車把一位化工師傅恭恭敬敬地從杭州請到家里,在師傅的親自操作下,開始了第一缸液體皂的生產(chǎn)。
次日,徐傳化將液體皂賣給了附近的村民,獲利超過了他預期的數(shù)倍。隨后,每個星期天,他都會雇車把師傅從杭州接來幫助生產(chǎn)液體皂。幾次旁觀,徐傳化暗暗記住了整個液體皂的制作過程,私底下?lián)v鼓,卻怎么都沒法使缸里的溶液濃稠起來。再仔細觀察師傅,也未見師傅有異常之舉。直至后來有一次,家里人撿到了師傅隨手扔掉的一個瓶子,瓶底里留有一點白色粉末。徐傳化如獲至寶,用紙包了這粉末,于次日直奔杭州化工站,許諾如有人識得,獎金500元,未果,又奔往三墩一家助劑廠。廠里有一個年輕人用指頭蘸了蘸粉末,用舌尖一舔,即笑稱已知,但不肯無償告知,經(jīng)討價還價,最終傳化付給他2000元錢作為交換,他才告訴傳化那是鹽?!皟汕гX一勺鹽”,從此成為經(jīng)典。
這個關于“鹽”字的故事,也使傳化更加意識到科技的重要。在他的要求下,此時病情已有所好轉的冠巨,也開始了對化工知識的學習和實踐。這個當時還只有家庭作坊規(guī)模的小企業(yè)開始蒸蒸日上。然而1989年的那場政治風波,給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念都帶來了強烈的沖擊,社會上再刮姓“社”姓“資”的爭論風。曾在1979年“一批雙打”期間受到過打擊的傳化及其家人,為此深感擔憂和恐慌。這年年底,就在傳化和兒子冠巨做好了關門熄火的準備時,發(fā)生了一件對傳化的企業(yè)來說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在徐冠巨的努力爭取下,徐傳化被評上了寧圍鎮(zhèn)勞動模范,鎮(zhèn)黨委領導授獎時,給他上了一朵大紅花,正是這朵大紅花給了徐傳化及其家里人一個極大的鼓舞,使他們堅定了繼續(xù)把企業(yè)辦下去的信心和決心。也是在1989年夏天的某一日,傳化去蕭山東片某印染廠推銷助劑,發(fā)現(xiàn)幾名女工正在用手搓洗坯布上的油污。當時的助劑去污能力都很差。徐傳化剪了一塊帶有油污的坯布拿回家里,交給兒子冠巨,要他研制出一種放在染缸里只要攪幾下就能達到去污效果的新的助劑。在兒子的刻苦努力下,這種有著極強去污力的助劑于1990年1月終于誕生了,并被命名為“901”特效去油靈。
“901”特效去油靈的研制成功,使傳化產(chǎn)品的市場占有率得到了迅速提高,為企業(yè)帶來了滾滾利潤,也為傳化企業(yè)以后的穩(wěn)健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2年,傳化企業(yè)已具有相當規(guī)模,冠巨決定將廠名“蕭山化學助劑廠”更改為“杭州化學制品有限公司”,但按當時的有關規(guī)定,“杭州”后面必須再加個代名詞。冠巨于是想到了用父親的名字,這不僅是因為“傳化”兩個字既有傳揚天下之意,又含有“化”字,能指代他們所從事的化工產(chǎn)業(yè),還因為父親是傳化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
由于兒子出色的管理才能,徐傳化漸漸地把企業(yè)的一些重要管理工作放心地交給兒子去做,到了1993年,冠巨開始全面主持整個企業(yè)的工作,父子倆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角色的轉換。
晚年的徐傳化不再過問企業(yè)的經(jīng)營工作,而是把時間、精力和興趣都轉移到了文藝上。2000年初,傳化藝術團正式掛牌成立,徐傳化親任團長,他把傳化藝術團當作自己的另一項事業(yè)。為提高藝術團的演出水準,他不僅從藝術團的硬件上下手,投資數(shù)百萬元,為藝術團改建了一個排練廳,添置了移動舞臺、一流的音響和燈光設備、一輛專供外出演出的大巴、一輛卡車,還招兵買馬,從紹興、杭州等地招來了一批科班出身的青年演員,戲劇、曲藝、音樂、舞蹈、魔術、節(jié)目主持等方面的人オ均有,而且個個都有絕活,他還邀請翁仁康、胡兆海、黃憲高等曲藝界“大牌”擔任顧問。
傳化藝術團常年送戲下鄉(xiāng)進社區(qū)、村莊義務演出,自2000年以來,每年都義務演出200多場次,足跡遍布省內(nèi)各地和安徽、江蘇、上海等地。由于節(jié)目多為藝術團自編、自導、自演,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貼近實際,再加上節(jié)目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多彩,藝術團演到哪兒,都深受當?shù)乩习傩盏南矏邸?/P>
18年來,傳化藝術團累計演出已達360場次左右,現(xiàn)看群眾達20多萬人次,幾乎場場演出都緊緊圍繞主題,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藝術團先后參加“道德之光”、“雙思教育”、“三個代表”、“科技文化三下鄉(xiāng)”、交通安全、“五水共治”、慈善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2008年,傳化藝術團被浙江省人口計生委命名為浙江省人口文化藝術團。2016年,傳化藝術團又被授牌冠名為傳化慈善藝術團,這也是新江省目前唯一以“慈善”冠名的藝術團。
18年來,徐傳化先生和他的藝術團一直堅持下鄉(xiāng)公益演出。無論嚴冬酷暑,無論鬧市街頭,還是荒涼偏僻的山區(qū)、海濱、江邊,他場場都親自率團參與,并且?guī)缀踉诿繄鲅莩鲋?,都親自敲開場鑼,還參加樂隊伴奏,并表演口技、魔術。結束表演,他也不下臺休息,仍堅守在舞臺一角,時刻關注著臺下觀眾的動態(tài),一但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戲劇節(jié)目等不太受觀眾的歡迎,立馬指揮演職人員將接下來的節(jié)目進行臨時調(diào)整。他做這一切,只為把歡笑、把優(yōu)秀文化無償帶給吳越方言區(qū)內(nèi)的基層老百姓,以這種最活潑的方式對一些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知識進行有效宣傳。
2018年4月中旬,徐傳化先生在接受中央電視臺一位導演的采訪時,對自己有著客觀的總結和評價。他說,我這個人主要有人個“心(性)”,有事業(yè)心、競爭心、信心、決心、核心、組織性、超前性,還有黨員先進性。我做每件事,都喜歡走“第一步”,喝“頭口水”......
如今已經(jīng)83歲高齡的他,依然有著跟20年前一樣紅潤的臉龐、黑多白少的頭發(fā),兩條手臂可以靈活地把身體撐起來,登臺演出又會吹嗩吶,又會表演口技,又會玩魔術,又會拉胡琴、彈琵琶…精力之旺盛、體能之好,并不亞于當下許多年輕人。
有一種精神使人永不衰老,那就是徐傳化先生的這種創(chuàng)業(yè)韌勁、干樣愛一樣的執(zhí)著和永不服老的精神!
文 | 陸亞芳
作者: 編輯:樓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