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夜話】圍墾·記憶系列七:遍地草舍
更新時間:2020-05-07 15:20:02 內(nèi)容來源:
沙地人原先都從紹興和蕭山的塘里陳等地遷移而來,由于生活窮苦,再加上造屋資源缺乏,絕大多數(shù)的沙地人家,一直以來住的都是草舍,瓦屋極少。這種歷史,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才告結(jié)束。一部沙地的草舍史,其實也就是一部沙地人家的苦難史。
布局
草舍易遭火災(zāi),家家戶戶便都單獨建房,分散而居,所以沙地從來沒有形成過一個村落。這種草舍孤獨兀立的景象,沙地人稱之為“獨家煙囪”。即使后來農(nóng)家普遍建起了樓房,其散居的習(xí)俗依然不變。
循俗,寺廟朝南,民居則朝南偏東,草舍亦然。草舍人家的門前,都有一塊用于起居活動和農(nóng)作物收曬簸揚的土場,稱“稻地”。沙地本無稻,這一稱呼,來自紹興的農(nóng)村。稻地西側(cè),一般搭設(shè)簡易小舍,屬茅坑舍、羊棚舍、豬棚舍之類,也可堆放柴草及大件農(nóng)具。稻地南面(少數(shù)在側(cè)面或北面),都辟有一個池塘,稱“淘米塘”。多數(shù)人家的舍后有一竹園,所栽之竹都是哺雞竹、早竹,統(tǒng)稱“土竹”。沿河人家,有的還備有小劃船。謠云:“兩個兒子一個囡, 三間橫舍朝東南;門前一個潭,舍后一個園,再加一條小劃船。”這既是當(dāng)時沙地農(nóng)家面貌的寫照,也為不具這種條件的沙地人家所向往。
式樣
沙地的草舍,大致有三種式樣,沙地人分別稱之為“橫舍”、“直頭舍” 和“箍桶舍”。另有一種石墻舍,僅以毛石墻取代所謂的“風(fēng)笆”(即草壁),其 式樣仍與橫舍相同。
橫舍 舍脊呈東西向,舍面南北分披,多數(shù)草舍是這種樣式。建造時,開間多為三間。若是人丁興旺,或新媳婦即將進門時,則接出一間而成為四開間,甚至五開間。正中一間,都作堂前,開雙扇大門,較敞亮。大門兩側(cè),因?qū)儆陂T面部位,一般要在風(fēng)笆上夾以蘆簟或麻稈簟,使之整潔??季康娜思遥€于此處設(shè)木框,編竹篾,涂泥粉灰,造成兩面雪白的墻壁。堂前兩邊,都用蘆簟、麻稈簟或刷過清漆的篾簟作間壁,也有用木板壁的,但極少。堂前的主要擺設(shè)是一張八仙桌,平時靠于壁邊,祈神祭祖或過年待客時,則移至正 中。堂前里側(cè),一般搭有一張當(dāng)家男人的“普床”,床的一端搭雞窠。按習(xí)俗,“東邊灶間西邊房”,灶間都設(shè)在東面,一般也是通間,大灶設(shè)在北側(cè),其余空間主要放置日常用餐的板桌板凳。多口之家,住室擁擠,則辟出一半做臥室,平時用餐改在堂前。正房都在堂前西面,屬家庭主婦的領(lǐng)地。子女小時,都同床而臥,至十五六歲后,則同室加床。
直頭舍 舍脊為南北向,舍面東西分披。一般為兩開間,前面搭有一個 “翻檐”,大門開在翻檐下的風(fēng)笆中。進入大門是堂前,堂前與灶間合用, 大灶設(shè)于東側(cè)。里間為臥室。直頭舍內(nèi)部布局緊湊,浪費空間較少,其兩開間大致能抵三開間橫舍的用處。如若家中人口增加,則可在后面接出一間。直頭舍多數(shù)開單扇大門,堂前較憋悶,翻檐之下便成為主要活動之處。翻 檐,從正舍搭接而出,其東西兩面的草苫與正舍舍面連成一體,南面的草苫坡度與東西兩面相稱,下面是一塊四五米見方的場地,稱“廊下”或“廊下頭”,這比橫舍狹窄的廊下頭要寬暢得多。翻檐西邊的檐頭一般伸得很低, 下設(shè)風(fēng)笆,既可以遮擋冬天的西北風(fēng),又可以堆放柴草、雜物,而南邊、東邊的檐頭則有兩米之高,不設(shè)風(fēng)笆,僅東南角立一根柱子,既便于出入,又開 闊而通氣。冬天的早晨,老人孩子多在廊下頭曬太陽;夏天的傍晚,男人們喜歡在廊下頭喝酒納涼,看田野風(fēng)光。這是直頭舍的一大特色。
箍桶舍 朝向與直頭舍一樣,但矮小、簡陋,前面沒有翻檐;椽子連同草苫一直延伸到地里,省去了兩面的風(fēng)笆。因舍面呈較陡的拱形,遠望如橫置的木桶,故名。箍桶舍多為孤寡老人和“五保戶”居住。
材料來源
作為住宅,沙地人對草舍用料有一番講究。如柱子,為使柱腳經(jīng)久耐霉,一般都用杉木,有的則在柱腳上綁縛石條,或裝上深埋于地下的“石碗”;桁條也多用木頭和毛竹。但沙地資源貧乏,不必說木材、石條、毛竹, 即使是做椽子的長長的小杉樹,綁縛梁柱的毛竹篾青、棕繩等,都得外地調(diào)入。這些造舍的材料,農(nóng)家一般向竹木商販或供銷社購買,有的為圖便宜, 需趕百來里路到山區(qū)采購,用船裝回沙地。一般來說,沙地就地可取的造草舍材料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土竹,主要用以夾風(fēng)笆;粗大的可作椽子,盡管易蛀,也遠不及小杉樹牢固,但可以將就。
第二種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后才有的稻草。其中晚稻草較耐霉,蓋成舍面能維持近兩年,早稻草不出一年,便“舍外下大雨,舍內(nèi)下小雨”。新翻蓋的舍面,看去黃中泛青的,由晚稻草蓋成,呈金黃色的則是早稻草。由于沙地人家對晚稻草需求量大,里畈人便一船船前來兜售。
第三種是茅草。以前,沙地人口少,舍也少,灘邊、埂頭到處是茅草,草苫多用茅草編;后來人多舍多,土地精耕細作,茅草反而少了??墒巧w舍面最好還是用茅草。茅草光滑瀝水,不易霉?fàn)€,蓋成后可耐三四年之久。因此,六七十年代,一些條件較好的人家,冬季修舍前就設(shè)法到內(nèi)地山區(qū)買茅草。經(jīng)過霜打的山茅草,呈淡淡的血紅色,粗壯修長,蓋成舍面后,左鄰右舍便羨慕不已。
造舍
造草舍,地基大多自行選擇,不請風(fēng)水先生,但都會規(guī)避曾遭火災(zāi)的“火地盤”。造舍時日也不很講究,自家決定即可,但造新舍及修老舍的時間多在雨水較少、農(nóng)活少的冬季。造新舍需三天左右;修老舍一般只是翻修舍面,一天即可完工。造舍與修舍,均由鄰里男人相互幫忙,無需花費工錢。現(xiàn)將建造新舍的工序介紹如下:
打地基 草舍地基不用石塊,只是泥土。舍基須挑高至一尺以上,戽水密實,鐵耙耙平即可。泥土取自田地表層以下,稱“生土”,灰黃色,較為干凈、堅硬。取土之處往往選擇在草舍的南面,這樣,在舍基挑成的同時,也就同時挖成了一個可以飲用洗刷的“淘米塘”。
編草苫 材料備齊后,比較費時的事情是編草苫。一般要請十來個人, 在造舍前編幾個晚上才能完成。編草苫,由兩人搭當(dāng)。一人坐于長凳上,將稻草或茅草一綹綹勻稱整齊地編在一根草苫骨子上;一人坐于對面的低杌子上,將膝上的一捆稻草或茅草一把把遞送過去。草苫骨子大多用土竹劈開接成,也有用毛竹的,其長度為一間舍的寬度。
立舍架 這是造舍第一天的工作。因為有七八個人參與,上午可完成放舍樣、立柱子、架“串拼”(將柱子和橫梁串縛于一起)、擱桁條的任務(wù)。下午, 一面釘椽子,一面搭設(shè)“風(fēng)笆架子”。風(fēng)笆架子是在舍身四周豎立起一排竹竿,其間距為兩尺左右,再縛上一道道橫竹竿,用以掛草苫,夾風(fēng)笆。
做風(fēng)笆 一般要用一天的時間。先在風(fēng)笆架子上系草苫,須一片片由下往上系。草苫全部系上后,就開始夾風(fēng)笆。這時需用劈開的土竹將草苫的外面夾平、夾緊,一道道由上往下夾,每道夾竹都應(yīng)與草苫內(nèi)側(cè)風(fēng)笆架子的橫竹相對應(yīng),再用棕繩或鐵絲穿過風(fēng)笆,將里外的夾竹系緊。用來穿棕繩或鐵絲的工具叫“穿縫”,用毛竹片做成,形如尺子,一端削尖,中間挖有一孔,長度在三四十厘米左右。另有六七十厘米甚至更長的,叫“長穿縫”,那是用于蓋舍棟的。由于風(fēng)笆直立,上端又都有舍檐遮擋,承受雨水較少,所以一般可耐十年之久。草舍翻修時,風(fēng)笆很少需要修理。
蓋草苫 這是造舍的后道大環(huán)節(jié)。蓋草苫時,兩人在下面用長柄木叉將草苫遞送至舍面;登梯就位于椽子之間,用茅草繩或?qū)⒉萆幌涤诖由?。草苫分間而蓋,兩間之間需相互交疊,蓋成后,舍面會形成一道隆起的脈絡(luò),一排房舍有幾間也就一目了然。
了尾 草苫蓋成后,最后還需蓋舍棟、了檐、開窗等。蓋舍棟,是用厚厚的稻草或茅草均勻地攤于舍棟之上,用兩根“壓棟竹”壓住,然后用棕繩或鐵絲將壓棟竹穿系于棟梁兩邊的椽子上。因舍棟很厚,用的都是長穿縫。了檐,主要是用茅草繩結(jié)扎“山墻”(其實即草壁)之上的草苫邊沿,使之光潔, 而披下的舍檐頭只要用菜刀割齊即可。草舍的灶間和房間較暗,一般都要 開天窗,部分橫舍人家則開設(shè)移窗。開天窗,只需在舍面的草苫上挖出一個洞,插上一塊玻璃即成。開移窗也簡單,只要在風(fēng)笆上割一個方方正正的大洞,里邊系上木窗就行。
草舍的災(zāi)難
住草舍,多災(zāi)多難。最令人擔(dān)心的是火災(zāi)。雖然一著火,就近的人們都會義無反顧地拿起鐵耙、料勺、糞桶等趕去救火,但十有八九難以撲滅。有經(jīng)驗的人說,草舍起火如是剛冒白煙,火苗尚未躥出草苫,就有撲滅的希望。但通常人們看見冒出白煙后來不及趕到,整間草舍已成火團。起火的家里倘若有人,或可救出木箱子、八仙桌等一兩件家私,而眾多救火者只能從大火中扒出幾段焦黑的柱子。為防火災(zāi),沙地人家多將煙囪造成距舍面較遠的“磨頭煙囪”,并在灶壁上寫上“小心火燭”幾字。不僅普遍敬重火神,大多還自發(fā)地以周圍12戶人家為單位組成“火神會頭”,每年于火神誕日湊錢祭祀、聚餐,一家著火,則相互救助。
夏秋時節(jié),臺風(fēng)較多,這又為草舍人家所擔(dān)憂。只要來了八級以上的臺風(fēng), 草舍不是掀翻,便是趴倒,舍內(nèi)之人常被壓死。以往無天氣預(yù)報,人們只能根據(jù)風(fēng)云變幻判斷臺風(fēng)動向。估計臺風(fēng)欲來,便紛紛采取措施,保護草舍。一般是根據(jù)風(fēng)向,從梁柱上拉出幾道繩索或鐵絲,系于地面木樁上,或以毛竹、木頭架住梁柱,以免吹倒。同時又在舍面蓋上蘆簟、麻稈簟、簟皮等,防止草苫掀去。臺風(fēng)來時,大人都告誡小孩躲于八仙桌或八腳眠床之下,以免舍倒人亡。
因草舍的地基是泥土所打,居住一段時間后,在堂前、廊下、灶間等人們活動的地方,地面會變成堅硬而凹凸不平的魚鱗狀,要將桌子擺在堂前中間不打蹺,得移動好幾次。在人跡罕至之處,土質(zhì)泛松,容易成為蛇窩。夏天,風(fēng)笆腳下??砂l(fā)現(xiàn)草蛇、火鏈蛇(赤鏈蛇)、青稍蛇(青蛇)等棲息游動。上世紀 70 年代,即草舍時代的末期,許多人家以宕渣夯基,毛石塊打墻,造起了所謂的“石墻舍”, 然而部分人家因經(jīng)濟實力有限,石墻未能抹縫粉灰,不僅墻縫之間蛇類聚集,而且下雨天時常發(fā)生墻體倒塌的事故。
文 | 沈清松
作者: 編輯:樓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