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知名音樂人高曉松的這一名句,不知激蕩了多少人的心弦。昨日下午,高曉松坐著搖櫓船,搖啊搖,搖到了他的外婆家,在湘湖掬星島上的“辛廬”參加首期“蕭山之路——影響近現(xiàn)代中國的蕭山人”文化訪談活動。
此次訪談主題“先賢與后浪”,推出的蕭山先賢陸士嘉,正是高曉松的外婆。陸士嘉祖籍蕭山城廂,她是錢學森的同班同學,是北京航空學院(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身)籌建者之一,她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yè),是中國空氣動力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訪談一開始,當主持人翁仁康老師聊起高曉松的外婆,他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拔彝馄乓惠呑优ψ鍪虑椋浅5。我記得當時有給外婆配車,但她還是堅持搭乘公交,就為了給國家省一點。在外公外婆去世后,夫妻倆就只剩下3000塊錢遺產(chǎn)……”高曉松說,“外婆對我的影響很大,像外婆這樣的老一代知識分子給我們今天做出的榜樣,就是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
蕭山資深文化人、蕭山博物館原館長施加農(nóng)作為“文化觀察員”一同參加訪談。其間,施加農(nóng)向高曉松介紹了蕭山的跨湖橋文化及遺址保護的歷程,展示了獨木舟的圖板,高曉松被8000年的跨湖橋文化所吸引,目不轉睛盯著圖板看,“下次一定要花一天的時間,來蕭山好好看看,學習一下!
外婆家在蕭山的高曉松,對蕭山還是有著一份特別的感情!拔疑蟼月還來過湘湖呢!”話語間,高曉松流露出對蕭山的喜愛,“我很高興作為蕭山人的后代。我的音樂、文字、電影作品里面,其實都帶著一種江南的風格。去了全世界很多地方,但我還是選擇留在了杭州,因為這里有一種讓我安定下來的感覺!
當被問到是否會考慮來蕭山發(fā)展一些文化事業(yè),高曉松笑著賣了個關子,“今天沿著湖一路過來非常愉快,這里就是我心目中的江南,未來有很多時間探討這個問題,我會好好想一想!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無論城市怎樣發(fā)展,也離不開文化的根。此次由區(qū)委宣傳部、區(qū)委統(tǒng)戰(zhàn)部聯(lián)合杭州日報共同策劃推出的“蕭山之路——影響近現(xiàn)代中國的蕭山人”系列文化訪談活動,從先賢的角度切入,通過追憶先輩的人文精神,重走他們的“蕭山之路”,共同尋找未來的“蕭山之路”。
據(jù)悉,本周五上午,第二期訪談邀請的是與蕭山近現(xiàn)代名人魏風江、任伯年、蔡東藩、高帆、朱家溍分別有著淵源的5位嘉賓,他們將圍繞“文化興盛與蕭山跨越”的主題展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