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蕭山網(wǎng)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杭州 > 

杭州這朵“新春第一花”,為何越開越香?

[ 杭州 ]    
2024
02-10
10:34

甲辰龍年的鐘聲剛剛敲響,如同濃厚熱烈的年味一樣,杭城的氣溫也逐漸攀升。不少市民注意到,新春的第一朵梅花已在枝頭悄然綻放。

新春賞梅,是不少杭州人記憶中的儀式感,素有“十里香雪?!钡某秸且粋€好去處。

就在春節(jié)前幾日,超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開園。2月6日,第十六屆杭州超山梅花節(jié)開幕。記者了解到,下個月,臨平將在此地舉行首屆郊野度假露營季,包括郊野度假體驗游、露營體驗展等一系列體驗活動,把一朵梅花的文章越做越大。

連辦十六屆的梅花節(jié),究竟有何魅力?這朵梅花為何越開越香?記者來到超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一探究竟。

“十里香雪海”曾是食品基地

超山梅花與吳昌碩有段不解之緣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备邼嵉拿坊▌e名“香雪”,仿佛為了應(yīng)景,“梅花節(jié)”開幕當日,超山下起了鵝毛大雪,與滿山梅花交相輝映。

梅雪紛紛中,記者在現(xiàn)場遇到了從日本專程趕來的吳昌碩四世孫、上海市吳昌碩文化基金會理事長吳超。他告訴記者,自己和吳氏后人每年都會來超山祭掃,往往一年就要來兩三次。

1927年冬,曾刻下“人生只合住湖州”的著名金石書畫大師、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選擇杭州超山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

吳昌碩的故鄉(xiāng)有一條“梅溪”,從幼年開始,吳昌碩便酷嗜梅花,“梅花在吳昌碩的詩、畫、印中都占了很大比重。他自稱‘苦鐵道人梅知己’,還刻過一方‘梅花手段’的印章??梢哉f,在嚴寒中綻放自己的藝術(shù)就是吳昌碩一生的寫照。”吳超說道。

晚年的吳昌碩,尤愛超山梅花。

“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如今,他揮毫寫下的這首名篇,已然成為超山梅花最響亮的推介詞。

八十歲那年,吳昌碩曾與西泠印社友在孤山雅聚,聽聞超山梅花花事正好,立刻乘舟探梅而去。興盡之余,還作《宋梅圖》一幅贈給山僧留念。最終,吳昌碩也長眠于超山報慈寺的那株宋梅之側(cè)……

超山之梅何以令吳昌碩魂牽夢縈?

作為江南三大賞梅勝地之一,超山梅花以“古、廣、奇”三絕聞名于世。

中國現(xiàn)存的五大古梅:楚梅、晉梅、隋梅、唐梅、宋梅,超山獨占其二——唐梅與宋梅。而若論梅林之廣,超山也堪稱杭城之最,單日游客承載量就超過5萬人。同時,通常梅花只有五瓣,梅以“六出為貴”,在超山常內(nèi)看見的六瓣梅花,常令游客嘖嘖稱奇。

杭州歷史學(xué)會副會長、學(xué)者仲向平對杭城歷史掌故頗有研究,據(jù)他考據(jù),上世紀三十年代正是超山梅花最為繁盛的時期。

當時,“食品大王”冼冠生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冠生園,專營糖果、蜜餞和各類糕點,風(fēng)靡一時。超山就是冠生園最大的梅制食品生產(chǎn)基地,憑借塘棲碼頭的交通優(yōu)勢,超山生產(chǎn)的梅干、梅蜜餞遠銷全國。

“當時的報紙就有許多關(guān)于超山梅花的養(yǎng)育、梅農(nóng)生活的報道。清末民初,隨著吳昌碩、康有為、王一亭等上海灘名流紛至沓來,游覽題詠,超山梅花一時聲名大噪?!?/p>

仲向平向記者展示了一張1936年3月27日《東南日報》的資料照片,其中就整版記載了《超山宋梅稱伯仲》《梅亭落成煥然新》《南海(康有為)詩聯(lián)竟失蹤》等關(guān)于超山梅花的新聞。

從古至今,梅花都與超山的發(fā)展緊密關(guān)聯(lián)。

為帶動當?shù)匕l(fā)展,2009年,超山梅花節(jié)應(yīng)運而生,以超山的梅花文化、金石文化、禪宗文化為核心,積極打造觀梅、賞梅、品梅一體化的文化休閑體驗,至今已連續(xù)舉辦十六屆。僅2023年,就吸引游客超過80萬人次。

為進一步提升超山景區(qū)影響力,2023年3月,“超山—丁山湖”綜合保護工程正式啟動,超山景區(qū)也在長達7個月的閉園整治中煥然一新。

正如著名作家郁達夫所言,“超山的好處,是在山頭一堆石,山下萬樹梅?!?/p>

“超丁綜保”工程相關(guān)負責人徐穎告訴記者,超山梅花與其他地區(qū)梅花景區(qū)具有顯著的特點和差異性。這次的提升改造,更進一步突出了超山梅花“古、廣、奇”的特點。

“針對唐梅和宋梅,我們主要采取‘疏’的策略,將兩株古梅周圍的梅樹遷移,使古梅更加突出。超山歷來以六瓣梅為奇,我們還新開辟了盆景園,并引進了美人梅、綠梅等二十余種梅花,進一步挖掘超山梅花的姿態(tài)之奇、品種之奇?!?/p>

徐穎表示,原先超山各景點之間是相互分散的,不利于游客集聚。未來,環(huán)山游步道、電瓶車道可以將整個超山景區(qū)綴玉連珠般串聯(lián)起來,游客可以通過City walk的形式進一步領(lǐng)略超山梅花之美。

并非本地優(yōu)勢樹種

杭州為何能站上江南賞梅C位?

“從唐宋開始,杭州就是江南地區(qū)的賞梅中心。靈峰探梅、孤山尋梅、超山賞梅、西溪探梅……現(xiàn)在還有蕭山進化鎮(zhèn)的吉山梅園。至今,宋朝杭州‘滿城梅色’的格局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杭州植物園園藝景觀營建中心主任胡中,專注梅花品種、文化研究30余年。他告訴記者,從植物學(xué)的角度,屬于薔薇科李屬的梅樹是一種小喬木,在江南地區(qū)并不屬于優(yōu)勢樹種,香樟、楓香,甚至毛竹都比它有競爭力,“杭州之所以能形成這么多賞梅景點,更多的還是文化傳統(tǒng)。”

原產(chǎn)于中國的梅花,已經(jīng)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最早的梅樹被視為農(nóng)作物引種。早在商朝,烹飪技術(shù)尚未發(fā)達時,食鹽和梅子是人們餐桌上最重要的調(diào)味料。

唐宋以來,欣賞梅花的風(fēng)氣漸漸興盛。

胡中說,杭州最早關(guān)于梅花的詩文記載,應(yīng)該是白居易的《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xié)律》。詩中寫道“三年閑悶在馀杭,曾為梅花醉幾場。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p>

伍相廟就在今天的吳山腳下。可見,當時杭州吳山、孤山一帶就已是一片梅海了。

“南宋時期,梅花界發(fā)生了三件大事。一是詩人范成大寫了一部本記述觀賞梅花的《梅譜》;二是畫家宋伯仁根據(jù)梅花的各種形態(tài),繪制了著名的《梅花喜神譜》;三是張俊的曾孫張功甫從美學(xué)角度寫了一部《梅品》。賞梅文化在南宋達到極致,當時的杭州無論皇宮、寺廟還是街頭巷尾,有人的地方就有梅樹。這種賞梅文化隨著明清的發(fā)展,一脈相承下來?!?/p>

胡中告訴記者,以前杭城的梅花以果梅(白梅)為主,直到近代,杭州才開始大規(guī)模引進觀賞梅類。時至今日,杭州梅花依然在全國首屈一指,擁有超過10萬株梅花,100多個品種。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胡中表示,北魏詩人陸凱贈給友人的這一枝春色,其實就是梅花。

盡管在生長速度上不占優(yōu)勢,但在屬于亞熱帶氣候的江南地區(qū),梅花卻是實實在在的“新春第一花”。同時,澄黃的臘梅則是“冬日末枝花”,雖然在科學(xué)分類上不屬于梅花,但也帶了一個“梅”字。

超山“十里香雪海”。潮新聞記者 林云龍 攝

在百姓眼里,冬春之交,梅花是杭城絕對的主角。

第六屆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黃亞洲正是一位地道的老杭州。他告訴記者,杭州人民對梅花真是喜愛到骨子里的?!皬男∥?guī)缀趺磕甓紩改溉ベp梅,去得最多的是孤山。工作之后,家住古蕩時期,有一段時間我和愛人天天騎車去‘靈峰探梅’晨練。2022年起,我被聘為臨平區(qū)文化顧問,因此好幾次約上作家朋友們來超山采風(fēng)。這些年,超山景區(qū)的建設(shè)一直沒有停步,從大門、步行道、觀景點等硬件設(shè)置,到對‘梅文化’的深度挖掘,都可謂卓有成效?!?/p>

第十六屆超山梅花節(jié)上,黃亞洲還帶來了他主編的詩集《超山梅花甲天下》,他說,杭州人歷來就有踏雪尋梅、品茗賞梅的傳統(tǒng)習(xí)俗,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杭州人的生活雅趣,另一方面梅花的錚錚傲骨,也與杭州人“杭鐵頭”品性不謀而合,梅花已經(jīng)成為杭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符號。

踏雪尋梅成為風(fēng)尚

千百年來我們到底在尋什么?

“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一株,哪里是梅花,分明是卜算子、浣溪沙、沁園春、清平樂,分明是瀟灑的蘇東坡與楊萬里,分明是陸游與婀娜的唐琬……”

在黃亞洲的詩作《超山宋梅》就不難看出,中國人賞梅,賞的不僅僅是自然芳菲,更是梅花背后的文化。

仲向平認為,梅花作為一種自然植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較為特殊的,極具“擬人化”的色彩與象征:它與蘭、竹、菊并列為“四君子”,分別代表傲、幽、堅、淡;又與松、竹合成“歲寒三友”。

文人墨客常常以梅自喻,實際上是梅花的品格比喻人格。

雪中梅花。潮新聞記者 林云龍 攝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北彼坞[逸詩人林和靖隱居的孤山自古就有“梅花嶼”的別稱,他在此種下三百多株梅樹,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終生不仕不娶。他筆下的梅花,自然透露著淡泊名利的隱士氣質(zhì)。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薄傲懵涑赡嗄胱鲏m,只有香如故?!蓖醢彩㈥懹蝿t借梅花歌頌文人士大夫凌寒獨立的風(fēng)骨。

上世紀60年代,小說《紅巖》問世后,一時洛陽紙貴,后又被改編成京劇《江姐》。“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的經(jīng)典唱詞也火遍了大江南北。不畏嚴寒的紅梅,又象征著堅貞不屈的革命烈士。如今,王冕的“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馮夢龍的“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等詩句,在傳播清廉文化中被頻頻引用。

仲向平說:“從文人隱士的孤芳自賞,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精神,再到‘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廉潔文化。從古至今,梅花在人心中都是高尚的?!倍邳S亞洲看來,梅花的可貴之處,在于它不僅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還贏得了廣大百姓的喜愛,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在艱難困苦之中仍能自強不息,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卻能保持樂觀,不也正是梅花精神的體現(xiàn)?”黃亞洲說。

又是一年新春至。迎著春天,滿山梅花盛開。



來源:潮新聞  

作者:方濤 應(yīng)陶  

編輯:蔡少鳴
相關(guān)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