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蕭山網(wǎng) >  新聞中心 >  部門新聞 >  博物館 > 

宋韻煙火·書畫篇⑥|遙看宋人過七夕

[ 博物館 ]    
2022
08-04
18:45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之夜,秋風涼爽,清明的夜色中,流螢閃爍,繁星點點,牛宿星與織女星在這一天隔著銀河各自閃爍。作為第一批被國務(wù)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的源流可追溯到上古的天象崇拜,在數(shù)千年的歲月里始終伴隨著中華民族,并融合民間風俗發(fā)展出拜星、乞巧、穿針等多種風俗。

時間延續(xù)到宋代,官方對于七夕愈加重視,對于在朝官員,七夕成為了放假一天的法定節(jié)假日。此時坊市格局被打破,商品經(jīng)濟繁榮,具有胡風的許多風物也日漸融入宋人的生活。因而在蕃商云集的汴梁、杭州、揚州等富庶之地,七夕的風俗花樣翻新。

孟元老就在《東京夢華錄》中用細密的筆調(diào)展現(xiàn)了都城七夕的熱鬧景象:

七月七夕,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nèi),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裝欄座,或用紅紗碧籠,或飾以金珠牙翠,有一對直數(shù)千者,禁中及貴家與士庶為時物追陪。又以黃蠟鑄為鳧雁、鴛鴦、鸂鶆、龜魚之類,彩畫金縷,謂之“水上浮”。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種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態(tài),語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樣,謂之“花瓜”。又以油麹糖蜜造為笑靨兒,謂之“果食花樣”,奇巧百端,如捺香、方勝之類。若買一斤數(shù)內(nèi)有一對被介胄者,如門神之像,蓋自來風流,不知其從,謂之“果食將軍”。又以菉豆、小豆、小麥,于磁器內(nèi)以水浸之,生芽數(shù)寸,以紅藍彩縷束之,謂之“種生”。皆于街心彩幙帳設(shè),出絡(luò)貨賣。

七夕前三五日,軍馬盈市,羅綺滿街。旋折未開荷花,都人善假做雙頭蓮,取玩一時,提攜而歸,路人往往嗟愛。又小兒須買新荷葉執(zhí)之,蓋効顰磨喝樂。兒童輩特地新妝,競夸鮮麗。至初六日、七日晩,貴家多結(jié)彩樓于庭,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物蜘蛛安合子內(nèi),次日看之,若網(wǎng)圓正,謂之“得巧”。里巷與妓館,往往列之門首,爭以侈靡相向。(“磨喝樂”本佛經(jīng)“摩睺羅”,今通俗而書之。)(《東京夢華錄》卷八)

這段文字中提到的活動明目繁多,列舉有磨喝樂、水上浮、谷板、花瓜、果食花樣、種生、做雙頭蓮、穿針、乞巧、結(jié)彩樓等,它們中有前朝舊俗,亦有宋時新花樣。



《唐宮乞巧圖》佚名五代/北宋 

絹本設(shè)色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此件《唐宮乞巧圖》采用描繪樓宇宮殿建筑常用的鳥瞰式構(gòu)圖,展現(xiàn)貴族女性在七夕這天設(shè)乞巧宴的場面。畫面中乞巧的活動還未開始,女子們圍桌而立神態(tài)各異,有的仰頭望月,有的在準備乞巧的器具,還有的三三兩兩聚集,或憑欄私語,或往來寒暄,十分生動。細心觀察能發(fā)現(xiàn),深色的桌面上有不少排列整齊的碗碟,這些并不是菜肴,而是用來“乞巧”的碗,里面裝有清水,是女性過一會兒用來“投針”的。

一般而言,兩宋時期乞巧時都會在在桌案上先鋪一層楝葉,上面再擺放乞巧的器具,例如七孔針、水上浮、谷板等。七孔針不用贅述,就是有七個孔的針,專為拜月設(shè)計,不具有實用性。水上浮則是用蠟制成的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各種的小動物,類似的可以想象現(xiàn)在的小黃鴨玩具。谷板則是將容易發(fā)芽的各種種子埋在土里放到木板上,待其發(fā)芽,便在其中點綴屋舍人物,頗像微縮景觀。種生也類似,只是要浸泡在水中發(fā)芽。瓜花則是將各種新鮮瓜果雕刻成花樣,擺在乞巧的桌上。


《漢宮圖》 趙伯駒 南宋絹本設(shè)色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而趙伯駒的作品則不同,雖然同樣是展現(xiàn)宮廷七夕盛況的作品,它刻畫的則是宮娥簇擁下,妃嬪們緩緩走向和乞巧樓的場景,雖然熱鬧,但也井然有序。畫面下方為嬪妃所乘坐的華麗牛車,其形制一如北宋。左上角樓宇就是乞巧樓,畫家通過宮人的隊列將觀眾的視覺引導(dǎo)至此處,在小小的一方扇面中完成一個七夕故事總體的敘述。

《漢宮圖》(局部)


而當我們更加仔細地觀察畫面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還有許多有意思的小細節(jié)。畫中的宮女們大多手持鼓、笙、琵琶等樂器,奏樂引導(dǎo)隊伍的前進,隊伍中甚有一頭白羊。但也有小部分的宮女們手中捧著小擺件,有學(xué)者認為它是非常受宋人喜愛的七夕必備件“磨喝樂”。

“磨喝樂”是梵文的音譯,原做“摩羅”,根據(jù)上文《東京夢華錄》可知,他們是售賣于七夕的小泥人,富貴人家會將它裝飾得金碧輝煌。它們開始流傳于民間,到南宋時被宮廷在七夕的祀典中供奉。有學(xué)者認為這幅《瑤臺步月圖》中左側(cè)(左二)仕女手中捧的五個小人就是磨喝樂。


《瑤臺步月圖》(局部)宋 劉宗古絹本設(shè)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時百姓不僅會購買泥塑,甚至會把孩子按照泥塑打扮成持荷葉童子的形象,百姓對其的喜愛可見一斑。另外,磨喝樂和中古西域、中亞地區(qū)的巴比倫、塔穆茲祭和中亞粟特地區(qū)的哭神兒風俗有密切的聯(lián)系。在粟特宗教中,它被總冠以“摩醯首羅”之名,后來隨著祆教風俗與中國七夕風俗的混融,“摩醯首羅”被簡化為“摩睺羅”(變),其中生命生生不息的內(nèi)涵也被宋人演化為求子等吉祥寓意。

除了上述的娛樂活動外,宋代也有從魏晉一直延續(xù)下來的曝曬書籍衣物的活動。


《夏景戲嬰圖》(局部)元 佚名絹本設(shè)色臺北故宮博院藏


《緙絲七夕乞巧圖軸》佚名清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緙絲七夕乞巧圖軸》,不僅能看到牛郎織女相會,還有二樓窗邊的兩位女子將衣物拿出來曝曬的場景。


把七月七稱作“七夕節(jié)”的做法在文獻上最早見于宋代。官方的支持、民間的風尚、繁榮的商品經(jīng)濟,加上七夕成為了宋朝法定節(jié)假日,這些因素的疊加使得有宋一代的七夕熱鬧空前。通過這些七夕的民俗,我們能極大地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宋人的精神世界,它擁有的文化內(nèi)涵之豐富,也不是一個“中國的情人節(jié)”足以概括的。讓我們在這個七夕,一起探索更加完整的深入的宋人七夕文化吧!



來源:蕭山博物院  

作者:  

編輯:王佳琪
相關(guān)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