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手”護傳統(tǒng)味道
更新時間:2020年11月23日 10:37 內容來源:記者 蔣雯 視頻 徐航
近日,在南市街道南溪村蘭集自然村蔣麗家中,記者邂逅了傳統(tǒng)熬麥芽糖的畫面。36歲的蔣麗守在灶臺邊,不時用木棍和一和鍋里煮的漿汁。
空氣中彌漫著甜蜜的芬芳。蔣麗告訴記者,她家的熬糖之法,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小時候她跟在外婆吳華妹身邊,耳濡目染就學會了。“那時候我在村附近讀小學,每天去外婆家吃午飯時,外婆熬好的麥芽糖就出鍋了,她把鍋底的鍋巴留給我,讓我?guī)W校吃。回想起來,這真的是甜甜的回憶!
長大后,蔣麗并沒有做麥芽糖生意,而是趕交流會賣起了服裝。一直到四年前,看著外婆年事已高,她才傳承起這門技藝。
每年10月至12月是制作麥芽糖的時節(jié)。制糖的原材料是糯米、麥芽,先要將糯米泡水6至7個小時,撈起后放到鍋里蒸熟,再將蒸熟的糯米和麥芽一起放入缸里發(fā)酵。一夜過后,就可將發(fā)酵出的汁水擠出來,放入鍋里熬制8至9個小時。其間需要不停地攪拌,控制加熱的火候。待到鍋內糖花四散飄飛,糖漿就該起鍋了。這個時候,蔣麗就和父母一起,合作把糖油舀到鋪著玉米淀粉的竹匾上冷卻。盛裝在玉米淀粉上的糖油經過冷卻漸漸變成了黃澄澄半透明琥珀一般的糖漿。
把麥芽糖從黃色的糖漿變成白色的白糖,需要經過“打糖”。以前,這不僅是個技術活,更是個體力活。好在現在技術發(fā)達,蔣麗購入了打糖機,輕輕松松就可以完成“打糖”。
蔣麗的父親蔣國興一邊制糖,一邊向記者回憶起年輕時的賣糖經歷。蔣國興說,當年賣糖很辛苦,天還沒亮,他就騎著三輪摩托車出發(fā),將熬制好的麥芽糖拿到義烏、嵊州等地的農村去賣,換米、稻谷、豆子。到村里的時候,只要喊上幾聲,一戶接著一戶都會跑過來買。“很多人是買回去做凍米糖用的,因為過年吃凍米糖是家家戶戶的習俗!
蔣家制作的麥芽糖口感很好,深受客戶的喜愛。每年,義烏農貿城的批發(fā)商都會向他們家訂購,還有一些散客、回頭客也會來買。以前,靠著制糖這門手藝,蔣國興養(yǎng)活了一家人。這些年,他們一家又靠著這門手藝,過上了小康生活。2016年,他們在市區(qū)買了一套商品房,前年他們將村里的老房子重新蓋了一下。不做糖的時候,蔣國興就會帶著妻子王令仙出去旅游,今年他們已經在省內游玩了十多個地方,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作者: 編輯: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