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丨“繪畫巨匠”任伯年作品賞析?:《仲英先生五十六歲小像》
更新時間:2020年8月17日 16:46 內(nèi)容來源:李仲芳
任伯年像 來源:《任伯年評傳》
任伯年(1840—1895),浙江山陰航塢山(今杭州市蕭山區(qū)瓜瀝鎮(zhèn))人,清末著名畫家。任伯年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后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
在我國近現(xiàn)代美術(shù)史上,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是公認的四大家。其中海派領袖任伯年,兼長人物、花鳥、山水,蔡若虹稱他是“中國近代繪畫巨匠”,徐悲鴻更是將他推崇為“仇十洲后中國畫家的第一人”。
任伯年是中國人物畫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作為海派畫壇承前啟后的巨匠,任伯年為衰敗陳腐的清末畫壇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氣,尤其是在人物畫方面,他將傳統(tǒng)中國人物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并且直接影響了20世紀以來的中國人物畫發(fā)展。
作品:《仲英先生五十六歲小像》
作品:《仲英先生五十六歲小像》 來源:《任伯年評傳》
《仲英先生五十六歲小像》作于清光緒三年(1877),是任伯年作于19世紀七十年代的肖像畫代表作。畫中石塊、苔草包括人物的衣紋只用寥寥數(shù)筆,極為省儉,而著力點全集中于人物的臉部。
作品:《仲英先生五十六歲小像》(局部 ) 來源:《任伯年評傳》
畫中細致而精確地描繪出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舍棄與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無關(guān)的其他東西,這即是魯迅所說的“畫眼睛”的方法。
作品:《仲英先生五十六歲小像》(局部) 來源:《任伯年評傳》
任伯年筆下的仲英先生屈腿安坐,石塊前放著攤開的書籍。他神態(tài)自若,這是野外的晏坐,閑云野鶴,隨風翻閱書卷?抑或是他午睡醒來,坐在自家庭院假山邊,烹茶煎藥,推敲舊句?56歲的仲英先生神情淡定,用當今的話來說,是以一種成功人士的姿態(tài)躍然于紙上的。
作者: 編輯: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