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共和國同齡】傅燦良:從郵遞員到攝影師,他用腳步丈量70年鄉(xiāng)村發(fā)展變遷
更新時間:2019年5月12日 17:44 內容來源:蕭山網
傅燦良,出生于1949年10月,他與共和國同齡。這70年間,傅燦良走遍蕭山角角落落,用自己的方式見證蕭山的發(fā)展,同樣,也親身經歷了新中國70年來翻天覆的變化。
△ 傅燦良
一身簡單爽利的運動裝束,一頂遮陽用的大鴨舌帽,再背上一只邊角泛白的攝像包,這是70歲的傅燦良最日常的裝扮。如今的他已經退休多年,出門攝影是他最喜愛的做事情。
“年紀輕的時候走慣了,現(xiàn)在也閑不下來。”傅燦良笑著說。
傅燦良年輕時是蕭山郵電局的郵遞員,1966年的他剛剛參加工作,每天天一亮就要出門工作,為家家戶戶送信。那時的條件很是艱苦,鄉(xiāng)下基本都是泥路,一天下來要走幾十公里,直到夜幕了才送完信回到家里。
“我們那時候連自行車都還沒有,全部靠走路,拿著一個郵包袋,一把油布傘就出門了。最怕下雨天,一下雨不僅路難走,還怕淋濕了信,那時候的通信可不容易!备禒N良感嘆道。
在做郵遞員的年歲里,傅燦良幾乎走遍了大半個蕭山。每天串村走戶送信送報,有時走累了,在村里的大樟樹下休息一會,拿出報紙看看,“報紙看多了,我就也想試試看,自己能不能寫!
△1969年1月30日《浙江日報》刊登傅燦亮(良)撰寫的新聞稿件
1969年初,傅燦良送信到一個小山村,看到村里正舉行集體婚禮,有5對男女青年胸戴大紅花,不辦酒席,全村人為他們舉辦婚禮!澳菚r候可是件新鮮事。 备禒N良便記錄了下來,并將稿子投給《浙江日報》。1969年1月30日《浙江日報》4版,傅燦良的稿子被刊登了出來,這是他的第一篇稿件,至此,傅燦良的筆就再也沒有停過。
2004年,傅燦良退休,他開始學習攝影,拍攝新聞照片。他的作品大都反映農村新面貌和老百姓的生活百態(tài),尤其到了特定節(jié)日和節(jié)氣時,他便會跑到田間地頭,發(fā)現(xiàn)那個時節(jié)特有的美。
△《蕭山:立夏一過忙春耕》2019年5月9日 傅燦良 攝
“我退休后就改用相機拍新聞照片了,經常向各報社媒體投發(fā)新聞照片,每年被各級報刊社采用在200張左右!备禒N良說。今年1月《青年時報》頭版還刊登了傅燦良拍攝的《浙江首家愛情郵局開張》的新聞作品。
△《浙江首家愛情郵局開張 》傅燦良 攝 截圖
“現(xiàn)在我還經常跑去鄉(xiāng)鎮(zhèn)上拍照片,現(xiàn)在的農村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备禒N良說,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達,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僅路好了,房子新了,通訊更是從信件到電報、電話,再到現(xiàn)在手機、微信語音,視頻,我們所有人都共享著時代發(fā)展的成果和紅利,我們的生活會將變得越來越好。
最后,傅燦良還告訴記者,如今的中國正在飛速發(fā)展,老百姓安居樂業(yè),他也將會一直一直拍下去,用自己的方式致敬祖國,致敬時代。
作者: 編輯:杜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