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溪)
苧蘿山與紅粉石 苧蘿山海拔127米。在浣紗溪東岸,施家渡村以東,系會稽山余脈,歷史上曾屬苧蘿都(鄉(xiāng)),今屬臨浦鎮(zhèn)。山上有紅粉石,相傳為西施妝罷將胭脂水潑于石上,日久積紅而成;另說,西施告別故鄉(xiāng)時,泣血所致。清初詩人單隆周《苧蘿山》詩:“石留紅粉延朝旭,江帶春紗繞綠蕪”,即詠此。今開宕取石,多有損傷。山頂有天然石面盆,傳為西施凈面處。
浣紗溪 從南流向東北,入西小江,長約2.5公里。沿岸有西施古跡多處。相傳西施未入越都前常在此溪浣紗。唐代范攄《云溪友議》載:“王軒游西小江,泊舟苧蘿山際,感國色埋塵,愴然題西施石,曰:‘嶺上青峰秀,江邊細(xì)草青,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 明代崇禎進(jìn)士、兵部主事來集之有《題苧蘿西子祠》詩:“泉石流素香,昔年浣紗處”,即詠此。
苧蘿湖、洗腳潭與田螺山 苧蘿湖又稱西施湖,在苧蘿山西麓。宋后,由于浦陽江泥沙漸淤,遂成水田,改稱苧蘿畈、西施畈。唐宋之問《浣紗篇》有“山藪半潛匿,苧蘿更蒙遮”句。洗腳潭,相傳西施未離故里時常在此洗腳,現(xiàn)已淤為苧蘿畈部分。田螺山,在苧蘿湖中,相傳西施入越都時,把家中所養(yǎng)田螺和河蚌倒入湖中,鄉(xiāng)人為了紀(jì)念此舉,在西施投螺處壘土成山。另說,為西施與東村青年田和青梅竹馬定情之處和下葬處,故稱田螺(和)山。據(jù)1999年5月在田螺山山頂考古,發(fā)現(xiàn)有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石室墓,出土隨葬品15件。
西施里 即苧蘿村,今通二村、施家渡村,舊稱東西苧蘿村。據(jù)明嘉靖《蕭山縣志》記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蕭山就有苧蘿鄉(xiāng)西施里的建置。西施即出于此。浣紗溪穿村而過,在溪東者為東村;在溪西者為西村,今稱施家渡村,施氏后裔至今聚居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