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藻《蕭山湘湖志》載:有跨湖橋、三善橋、仙人橋、秦家橋。
跨湖橋 位于上下湘湖間的葫蘆腰上。明代嘉靖三十三年(1554),邑人孫學思為方便湖西孫姓大族和湖東吳姓大族往來而建,鄉(xiāng)人呼作“花塢橋”。到了清雍正六年(1728),邑人柯元甫改木橋為石梁橋。橋長4丈,橋門1丈2尺。嘉慶十二年(1807)六月,邑人任己任又改梁橋為拱橋。光緒三十年(1904)九月,任葆真堂進行重修。至民國16年(1927),周易藻編《蕭山湘湖志》時,此橋“已坍矬,急待拆建”。抗戰(zhàn)期間,被日軍毀壞后重建為石板橋。1984年,改建為水泥板橋,但橋墩依然是舊時的條石。
三善橋 位于湘湖西北偶。明崇禎初年(1628),云南布政使來斯行建。清同治乙丑(1865),西江塘坍,洪水泛濫,橋圮。光緒辛卯,里人重建。誤其名為三喜。
仙人橋 位于大黃塢山口。橋?qū)捈s四五尺,其后面巖石上鐫有腳踏仙人橋,手攀仰天螺,“則近一線遠,則遠一肩銀子在眼前”等隱語,今已剝蝕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