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西興鎮(zhèn)志》記載,秦以前就有江海塘,多為泥土推壘,因非官筑,所以史籍缺載!犊滴鯐h志》錄有唐朝垂拱二年(686)始筑50公里長堤,與蕭山分界,是為“界塘”的記載。中唐以后始有捍海塘、江海塘、會稽海塘、蕭紹海塘之稱,后又逐漸固定為西興塘、西江塘、北海塘之稱。南沙大堤為錢塘江主流北移后,江道淤漲成陸后圍筑的“新堤”,初成于清朝光緒年間。
西興塘:西興古海塘乃蕭山北海塘之發(fā)端。在縣境內(nèi)逶迤70公里的西江塘、北海塘皆自西興永興閘(一名龍口閘)為起點,因縣境西、北皆鄰江海,故筑塘以防御江洪海潮潮,并以同縣治相對地理位置而名。兩塘總稱“江海塘”。五代梁開平四年(910),吳越王錢鏐主持用“石囤木樁法”修筑西興簍石塘。明朝浙江巡撫溫純《重筑西興塘碑記》曰:“無塘無鎮(zhèn),無鎮(zhèn)無越,為塘而庶幾其有越乎!”西興古海塘的興毀,關(guān)系到整個蕭紹平原乃到古越國地域的安危,被稱之為“越之門戶”。明朝歇庵居士陶望齡有《西興新堤》詩云:“疊石成堤結(jié)構(gòu)雄,巖峣飛閣倚晴空。根盤吳會鯤鯨靜,勢擁東南雨露通。鳥集平沙春自語,花香古渡歲初紅。欲知今日西陵意,一帶漁歌和晚風(fēng)。”
西江塘:曾名錢塘江東塘。為蕭山西線及西北線江塘。北自西興鎮(zhèn)永興閘(一名龍口閘,已廢),經(jīng)由西向南經(jīng)長河、浦沿、聞堰、義橋、臨浦,止于進(jìn)化麻溪壩,全長31、25公里。為歷史上保護(hù)蕭紹平原免遭錢塘江、浦陽江水患的重要水利工程。西吳悔堂老人的《越中雜識》曰:“西江塘,即錢塘江東塘也,以在蕭山縣西故西江?诎斗彩,俱設(shè)塘長看守,其尤要者,曰潭頭、聞家堰、義橋壩!
西江塘形成,與錢塘江水勢和浦陽江下游河道變遷有關(guān),系分段陸續(xù)建成。唐代中后期,西興至冠山、半爿山江塘已具規(guī)模。宋以前系逐段土塘,后改為柴塘、簍石塘。北宋政和二年(1112),筑小礫山附近段,為湘湖湖堤,外御洪潮,內(nèi)障蓄湖水。漁浦與麻溪間江塘與磧堰開堵相關(guān)。元代至正元年(1341),就有筑壩麻溪以塞麻溪之舉。明洪武年間(1368--1398),興筑四都至漁浦段江塘,明宣德年間(1426--1435),筑壩臨浦以斷內(nèi)趨之故道。明成化年間(1465--1487),太守戴琥又筑壩于麻溪,并在漁浦至麻溪筑土塘二十五里,后逐年月日延續(xù)整修加固。明成化至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jìn)行重大修理10多次。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始筑西江備塘300余丈?滴跷迨辏1714)始改石塘。咸豐元年(1851),聞家堰新建魚鱗石塘。全線以臨浦火神塘、磧堰山?jīng)鐾は录奥勓哝?zhèn)上下3處,由于坐灣迎流,受洪水頂沖,形勢最為險要。
自明永樂后,半爿山至西興為西江塘北段,塘外淤沙灘涂逐步開墾,沿江新建南沙大堤,此段逐漸淪為備塘,1960年后,塘上修建公路。半爿山至麻溪壩為西江塘南段,至今仍為錢塘江、浦陽江一線堤塘,建國后先后進(jìn)行三次大規(guī)模加高培厚。處于聞堰鎮(zhèn)的魚鱗石塘為至今保存完整的舊塘。
北海塘:位于蕭山區(qū)北。為古代蕭山北線海塘。西起西興永興閘,與西江塘相接,向東經(jīng)西興、城北、長山、新街、衙前、坎山、瓜瀝、黨山、益農(nóng)等鎮(zhèn)街道。瓜瀝經(jīng)黨山至童家塔段稱后海塘。據(jù)《蕭山縣志》(民三志)記載:因塘在縣北,故曰北海塘,又曰捍海塘。全長41、44公里!对浇^書》記載,航塢山東麓有石塘,塘廣65步,長353步,為越國?坎、修造軍船之處。這是北海塘最早的記載。唐開元十年(722),會稽縣令李俊之主持修筑會稽海塘(即北海塘),西起西陵,東至三江閘(今名)。北宋景祐,時任工部郎中、兩浙轉(zhuǎn)運使的張夏,主修蕭紹海塘(北海塘與西江塘的總稱),將部分柴塘改建為石塘!墩憬ㄖ尽罚骸笆捝胶春L猎诳h東二十里,長五百余丈,闊九尺!蹦纤渭味ǎ1219年前后)間,太守趙彥炎主持修筑山陰后海塘,即今瓜瀝、黨山、益農(nóng)段,完成了對北海塘的連接。南宋咸淳六年(1270),北海塘為風(fēng)潮所圮,越帥劉良貴主持重修,并植柳萬株以固塘,名曰萬柳塘。明《萬歷志》載:“治北十里曰北海塘,跨由化、里仁諸鄉(xiāng),橫亙四十里。在由化為龍王塘,東至由夏鄉(xiāng)為橫塘,為萬柳塘,又東至鳳儀鄉(xiāng)為巨塘,為瓜瀝塘!睆哪纤纹鹬燎蹇滴跄觊g,因受江潮、大風(fēng)等影響,北海塘多有毀壞,期間修筑達(dá)8次之多。修筑的類型有土塘、條塊石塘、丁由石塘、丁石塘、塊石石板塘、魚鱗塘等多種。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已建有石塘,F(xiàn)存石塘均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后至光緒年間所建,有龍王塘、婁下陳、郭家埠、塘下高、轉(zhuǎn)塘頭等近20段。清康熙十九年(1680)前,錢塘江循坎山、赭山間的南大門下泄時,北海塘全線臨江。自江道改出中小門、北大門后,塘外淤沙成陸,并新筑南沙堤塘,F(xiàn)北海塘已成為三、四線備塘。近來發(fā)現(xiàn)有一碑被砌入海底部,長2、2米,高0、34米,上鐫“斷鰲立極”四個大字,落款“乾隆五十七年”?即吮牧x,即是借上古女媧氏斷鰲足以立地之四極的神話故事,贊頌此堤塘的牢固,萬世不動搖,確保一境平安。
1988年6月20日~7月2日,市文物管理部門對古北海石塘遺址進(jìn)行了全面調(diào)查。沿西興、城北、長山、新街、城東、螺山、坎山、瓜瀝、黨山、夾灶等鄉(xiāng)鎮(zhèn)(全程80公里)對古塘基進(jìn)行考察,發(fā)現(xiàn)尚保存較好的古北海塘址25處,并對各處進(jìn)行了測繪、拍照、文字記錄。保存最好的有黨山鎮(zhèn)信源村蔡家塘堤,由八層條石疊砌,長600米,寬7.2米,高2.15米。
南沙大堤:因錢塘江主流北移,江道淤漲成陸后,被陸續(xù)圍墾,逐漸形成蜿蜒的南沙大堤的。據(jù)來裕恂《蕭山縣志》記載: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六月,淫雨浹旬,南沙一帶致成澤國。山陰、會稽、蕭山三邑紳士籌款賑撫,捐集銀洋一萬元,于次年筑“新堤”(南沙大堤前身),屬蕭山境者計三千六百七十丈。建國后,連續(xù)整修,加高培厚,才成為西起浦沿半爿山、東至童家塔與北海塘相連的南沙大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