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是錢江大潮造就的“天堂”里的金土地,人杰地靈,風華物茂。這是一個神秘的世界,而它孕育的沙地文化,更顯奇特。沙地文化是在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里形成的區(qū)域性文化,是吳越文化中錢塘文化的一支,受潮的滋潤和洗禮,釀成了其顯著的個性。
第一節(jié) 沙 地
浙江省有著一條神奇的大江,一日兩次呈現(xiàn)“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的天下奇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錢塘江。錢塘涌潮,氣勢磅礴,世無與匹。
錢塘江口衍生了一種奇特的土壤,上古神話傳說中稱之為“息壤”,它能夠不斷生長變化,人類用它堵截洪水,驅除天災,營造福祉。據(jù)傳,遠古治水英雄大禹在會稽山下的海里撒上這種“息壤”,東一堵,西一攔,使海 水東流,露出了一大片土地。這片神秘的土地就是現(xiàn)今杭州市蕭山區(qū)的沙地。
一、 沙地的地理環(huán)境
沙地是指西興以東、曹娥江以西、北海塘以北、錢塘江以南的一片廣袤的沙質平原,F(xiàn)今面積為600多平方公里,約占蕭山區(qū)總面積的五分之二。它是寧紹平原的一個組成部分,北面與杭州市老城區(qū)、余杭區(qū)和海寧市隔江相望,東南與紹興毗鄰,南面與里畈(指北海塘之南的蕭山水田區(qū))相接。杭甬高速公路橫貫其中,杭金衢高速公路由北向南穿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座落其間。
沙地位于東經120°04′——120°43′之間和北緯29°50′——30°23′之間。是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地區(qū)。而亞熱帶地區(qū)是最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qū),因為這種地區(qū)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降水充沛,溫濕適度;光、熱、水條件好,有利于農業(yè)生產和其它副業(yè)的綜合發(fā)展。
沙地背陸面江,西南高,東北低,深受海洋氣候的影響,水汽資源豐富,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諸多方便。解放以后,在錢塘江蕭山段上游筑渠引水,解決沙地區(qū)的伏旱,更使沙地區(qū)成為江南的“魚米之鄉(xiāng)”。
沙地是蕭山北部的平原地區(qū),位于寧紹平原的西端,它是千百年來江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沉淀地區(qū),即是上游山嶺被雨水沖刷下來的泥沙和涌潮攜入的泥沙的沉積,而以涌潮攜入的泥沙為主,土質沙性,故稱“沙地”。沙地的地勢平坦,一望無垠。初期,江灣(流化溝)眾多,筑圍之后,人工河渠縱橫交錯,水利發(fā)達,物產豐饒。
沙地就其地理位置而言,有“西沙”和“東沙”之分,大致以赭山至坎山一帶為界,以西的稱為 “西沙”,以東的稱為 “東沙”。后又因江道變遷,錢塘江水流經北大門,原屬江北海 寧的沙地被江水劈開,南邊的一部分與蕭山的沙地連成一片,故沙地又有“南沙”之稱。
當人類邁進21世紀之時,蕭山撤市設區(qū),融入杭州,沙地也成了杭州的一部分。大杭州的發(fā)展將告別 “西湖”時代而進入 “錢塘江時代”,跨江發(fā)展勢如破竹,沙地已是錢塘江南岸大可開發(fā)的一方熱土。最近杭州市江東工業(yè)區(qū)的規(guī)劃與實施,將使沙地發(fā)展的前景更為美好。
二、沙地的形成歷史
沙地是錢塘江上游隨水而下的泥沙和被一日兩度的涌潮從東海大陸架推擁上來的泥沙淤漲而成,沙地在早先有相當一部分不在江南,而在江北,人稱為 “北沙”,也稱為 “下沙”,以別于“南沙”。后來,南沙的面積因淤漲不斷擴大,而北沙的面積因坍塌日益縮小,是因為這種淤積而成沙地的土是粉性沙土,經不起錢塘江大潮的沖刷。大風大潮的天氣,沙土堆成的堤塘隨時都會分崩離析,開墾多年的五里十里寬的土地,不消幾個時辰就會坍失在江潮中。南岸坍塌北岸漲,反之亦然。漲來坍去,沒有定數(shù),但總的趨勢是江道北移。
錢塘江的河道在上游洪水和海潮的相互作用下,曾經歷了從南大門經中大門至北大門的由南向北的巨大變化。據(jù)我國最早的一部地方志《越絕書》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現(xiàn)今沙地的南端的航塢山,是越王勾踐的一個船塢(埠)。宋初燕肅的《海潮論》中說:”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謂之海門!饼惣春綁]山。這說明當時錢塘江是走南大門,江水在龕山與赭山之間進出。此時的北岸在杭州、觀音堂、赭山、雷山(此山現(xiàn)開采至地下)一線,南岸則在西興(古稱西陵或固陵)、長山、龕山、大和山、黨山和三江口一線。經過元、明兩朝幾百年江潮的左沖右突,至明末清初,江道北趨,水流經禪機山與河莊山(獅子山與白虎山)之間的中小門出入,錢塘江才徹底拋棄了這條故道,南大門淤塞。這樣,錢塘江南岸的航塢山(龕山)與赭山之間的故河道形成了一片沙地,成為蕭山沙地的第一個板塊。
由于中小門(赭山與白虎山或稱河莊山)是一條寬僅二公里的狹長地帶,且山根聯(lián)綿,
河床不能深切,門外又有雷山阻擋,潮過沙淤,康熙末年江流盡趨青龍山、白虎山與海 寧城南海塘之間的北大門(即現(xiàn)錢塘江流道),中小門亦告淤塞。雖經清代前期對中小門的四次開掘疏流,但終因其地質的原因而無法暢其流,江流仍回北大門入海。錢塘江中小門故河道成了蕭山沙地的又一個組成部分,即第二板塊。
錢塘江在走南大門時,現(xiàn)赭山、南陽、河莊均在江北,通過江涂沙地與杭州、鹽官連成一片。當時杭州至赭山有海塘相連,赭山也有河道直通杭州菜市門外。錢塘江走北大門后,原海寧的南部沙地被洪潮沖刷,切割為南北兩塊,南塊已與海寧分離。坐落于南塊的海寧時和鄉(xiāng)北六都八莊和南六都八莊與蕭山縣境的沙地相毗連。因被江所隔,”納課訟訴均不便”,至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改隸蕭山。這些原本屬于海寧的山和大片沙地,也就變?yōu)槟习兜氖捝剿,成為蕭山沙地的第三個板塊。以上三個板塊,其范圍大致在今北海塘以北和南沙大堤(赭山、蜀山、頭蓬、新灣、黨灣一線)以南的老沙地區(qū)。
此后,在赭山、河莊山以西、蜀山、頭蓬、新灣以北和新灣、黨灣以東的沿江地帶,時有沙灘 淤漲,如頭蓬以北曾有過曹案埠、小泗埠、三岔埭等幾個市鎮(zhèn),但由于江岸坍塌不定,這些老市鎮(zhèn)現(xiàn)已不復存在。
新中國建立后,南沙大堤外不斷有新灘涂淤漲,沿江農民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依靠集體的力量,貫徹”以圍代壩,以圍促淤,圍墾與治江相結合”的方針,用科學的方法,乘冬季小潮汛之際進行圍墾,從小規(guī)模圍墾到大規(guī)模聯(lián)合圍墾,至20世紀末,經過數(shù)十期的奮戰(zhàn),共圍墾土地約52萬畝,稱為新沙地。新圍的沙地是組成蕭山沙地的最大板塊,即第四大板塊。它使蕭山沙地的面積大為擴展,是蕭山乃至杭州經濟發(fā)展的風水寶地,可謂是錢塘江畔的“聚寶盆”。
蕭山沙地原是江涂沙灘,是一片咸堿地,只有潮涌所沖刷出的流花溝,經過一定年月后,在淺溝里和低洼地里長出一些水草蘆葦和海龍頭,沙灘在烈日的暴曬下結出白色鹽花,而沒有世居的“土著人”。 現(xiàn)在沙地的居民是幾百年來歷代移民的后裔。據(jù)傳,沙地的居民是錢塘江下游兩岸沿江的農民因生活所迫,不顧路遠迢迢,遷徙而來的。有來自蕭山里畈的里畈人,乃至比里畈還里畈的山里人;有來自下游地區(qū)無地或少地的余姚人、上虞人和紹興人;也有來自江北下沙因坍江失去土地的余杭人;還有因江道變遷劃入蕭山的海寧人;在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新圍墾區(qū),有來自”里花園”的蕭山老沙地人等等。從沙地的方言和生活習慣分析,在早期的移民中,人數(shù)最多、影響最大的應首推紹興人,其次是海 寧人。這些移民來自不同的地區(qū),有著各自的文化背景,聚居在一塊新的土地上,相互融合,成了 “沙地人”。沙地人在此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自立自強,創(chuàng)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絢麗多彩的沙地文化。
第二節(jié) 沙地文化的特征
沙地文化是在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里孕育生成的區(qū)域性文化,是沙地人智慧的結晶。沙地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和涵養(yǎng)了獨特的民風民俗,乃至民性。沙地好像是另一個世界,在非沙地人看來是一個神秘的世界。神秘的世界產生了神秘的文化,神秘的文化又滋潤著神秘的土地,神秘的土地養(yǎng)育著一群奇特的人,這些人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讓我們走進沙地,感悟文化,認識它的基本特征。
一、 獨立自強的理念
自古至今,沙地的民居星羅棋布于廣袤的地面上,而不象里畈及其它地區(qū)的民居那樣簇擁在一起,形成一個又一個的村莊村落。沙地人從以前建草舍到今天造樓房,一直以來就喜歡在門前不受遮攔的 “好風水”地上建造“獨家獨園”、“獨門獨戶”的 “獨家煙囪”的房屋。這種狀況多半是由于沙地人離開了原有的宗族的親族鏈,為生存而獨自從遠道遷移來沙地,失去了親族的依靠,加上在新居住地與其他的居民又素不相識,缺乏了解和信任,以便于謹慎處世,明哲保身。即使在今天,沙地已不再荒涼,沙地人也不再孤寂,但這種“獨家獨園”建房的獨立理念還在繼續(xù)支配著沙地人。
沙地民居文化中也體現(xiàn)出自強的理念。沙地民居的變遷大致可分為草舍時代、石墻草舍時代、平瓦房時代、二層半樓房時代、三層半至五層半的高層樓房時代和別墅時代。在短短30年里,沙地經歷了”六代住房”的變遷,這在其它地方是罕見的。
20世紀70年代以前,沙地人住的是草舍,人們稱它為沙地的第一代住房。一直以來,沙地以窮苦“聞名”鄰近地區(qū),最顯著的特征是沙地人家住的大多是草舍。草舍分為箍桶舍、直頭舍、橫舍三代。初到錢塘江灘涂開墾的先民們就在高沙頭上搭建簡易的住房,安身棲息。這種簡易的住房就稱為箍桶舍。箍桶舍是南北向搭建,舍形成拱形,東西兩邊是落地椽子,草扇從地面蓋起,省去東西兩邊的風笆,以節(jié)省材料,又不太擋風,不易被吹倒。搭建箍桶舍所用的材料最省,只需一些竹子、茅草和蘆葦,而這些材料大都可在本地取得。箍桶舍與后來的草舍相比,是草舍中最矮小、最簡陋的一種,看起來似草蓬,是沙地最早的舍頭。隨著沙地的進一步開墾,有一些經濟狀況稍好的人家改箍桶舍為直頭舍。直頭舍與箍桶舍一樣也是南北向的,只是舍身比箍桶舍高大得多,東西兩邊不再是落地椽子而夾起了風笆。再是一些經濟較為富裕的人家(主要在解放后),改直頭舍為橫舍。橫舍的舍頭(以棟梁為標志)是東西向的,它的山墻在東西兩面,不同于箍桶舍、直頭舍的舍頭是南北向的,山墻在南北兩邊。但橫舍與直頭舍一樣均為朝南開門。橫舍一般比直頭舍要高大,且它的前舍沿開得較高,除了有舍頂?shù)牧链巴,還在南面和東面多開一些窗門,因此比直頭舍要亮堂,住起來也舒服得多。但它建造的材料要多要好,費用也就大。所以,在解放前只有地主和富農才造得起這種橫舍,窮苦百姓是追求不到的。
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沙地的民居又有了改觀。一些人家從里畈的山里運來石塊,砌成石墻,取代原來的風笆,但舍面蓋的仍然是稻草或茅草,這種舍當?shù)厝朔Q為”石墻舍”。石墻舍的墻壁用白石灰做粉飾,就顯得比風笆草舍來得光潔明亮,住起來更感舒適。沙地從此出現(xiàn)了第二代住房。
改革開放后,沙地人在住房上又有重大進步。他們開始拆掉草舍,建造磚瓦房,我們稱這種房子為”沙地第一代瓦房”。它無樓層,用料極普通,造價亦不太高,但收入不高的沙地人也得花費全家勒緊褲帶省吃儉用十來年的積蓄。所以當時沙地人戲稱這種“瓦屋”為 “餓屋”(“瓦”沙地人方言讀é)。這就是沙地的第三代住房。
沙地的第四代住房出現(xiàn)在80年代初期,當時有一些原住草舍的人跨越了第三代住房的平瓦房,直接進入第四代住房的二樓半的樓房時代,有更多的人是將第三代住房提升為第四代住房。他們或者將原住的平瓦房推掉重建,或者翻掉原住平房的屋頂加層擴建,以提高住房品位,也顯示自身的努力。這一代房屋的最大特點是設置了“半層”,“半層”既起隔熱的作用,又可在里面堆放雜物,使樓上的房間清爽舒適。
到90年代初,沙地人的住房又進行了更新,開始建造框架結構的三層半至五層半的新樓房,這就是沙地的第五代住房。這種房屋用料講究,式樣美觀,屋面蓋琉璃瓦,外墻貼馬賽克、釉面磚,屋內地面是水磨石、花崗巖,室內進行具有時代特色的裝璜,房屋的四周又圈以圍墻,還造起牌樓似的墻門,氣派非凡。如今若在杭甬高速公路上向北眺望,沙地區(qū)的民居猶如皇宮一般,輝煌無比。
現(xiàn)在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沙地區(qū)的別墅房在不斷增多。這種住房在90年代末開始出現(xiàn),其樓層一般為二樓半或三樓半,樓層不高,裝璜考究,住房者追求是舒適與美觀。在此,稱其為沙地的 “第六代”住房。
沙地民居從草舍到瓦房,從平房到樓房,從簡陋到豪華的發(fā)展變化,不僅標志著當?shù)匚镔|方面的發(fā)展變化,而且包含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意蘊,更透視出沙地人你追我趕,不甘落后、自強不息的精神。
二、 吃苦耐勞的品質
艱苦的生存環(huán)境鑄造了沙地人吃苦耐勞的品質,他們也只有吃苦耐勞才能生存和發(fā)展。所以,沙地人以 “特能吃苦”著稱于鄰近地區(qū)。先從沙地人吃和穿的方面看,以前的沙地因不能種水稻,吃的主食是大麥粞飯?zhí)}卜粥,“下飯”(菜肴)是霉莧菜;螓}白菜和老干菜加蘿卜干。喝的是既澀又苦的咸堿水,在夏秋季節(jié)地上農活忙的時候,沙地人就用大“癩獅壺”(一種很大的陶制器皿)裝著咸堿水沖泡的茶水,拎到地頭(有的用鐵耙柄撅到地頭),以解因出汗過多所帶來的口渴。沙地人穿的也是用自家紡織的土布做成的衣衫,其顏色大都是玄色或本色,穿的大多是蒲鞋和草鞋,很少有布鞋,一般情況下都是打赤腳的,即使是霜雪天氣也是如此。
再從沙地人的 “做生活”來看他們的吃苦耐勞的品質。早先,沙地人在江邊的白地曬鹽,被稱為鹽民,俗稱 “曬鹽佬”或 “鹽黑子”。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他們就在老鹽堿地上刮起一層含鹽量很高的 “白泥”,然后將它挑到在地面下設有盛鹽鹵的木桶附近堆起 “泥蓬”,用 “鹵桿子”將鹵水滴入鹵桶內,然后再將鹵挑到木板上曬鹽。挑白泥的畚箕特別大,一擔就有二百來斤重,且是鹽民獨自盛裝挑運,俗稱 “打背鉤”。這樣一天要挑好幾百擔,因為天氣特別熱又無樹蓬遮陰,挑泥者個個是汗流夾背。他們堪稱沙地人吃苦耐勞的典范。
沙地人吃苦耐勞的品質我們還可以在圍墾文化中進一步感受。蕭山圍墾是沙地形成過程中的 一個壯舉,聞名國內外,被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成員稱為“人類造地史上的奇跡”。從1965年開始進行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江涂圍墾,共投入勞力6209萬余工,其中在1986年的5.2萬畝圍墾工程中就出動民工15萬人,歷次參加圍墾的大軍中沙地人占了多數(shù),是圍墾的主力軍。圍墾向江涂要地52萬畝,緩解了沙地乃至蕭山區(qū)人多地少的矛盾,拓展了制約沙地乃至蕭山經濟發(fā)展的瓶頸,擴大了沙地經濟的發(fā)展空間,給蕭山經濟帶來了繁榮,與此同時還孕育出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崇尚科學、求實創(chuàng)新、萬眾一心、團結協(xié)作的“圍墾精神”。“圍墾精神”中的“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就是沙地文化里“吃苦耐勞”特征的體現(xiàn)。
要在“天排云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騰”的錢塘江涌潮下筑堤圍地,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萬萬不行的。在茫茫江畔圍涂,許多人帶著挖土盛泥的鐵耙,挑泥的泥鉤扁擔和畚箕,從內地走40-50里去江涂,住的是臨時搭建的草棚,睡的是潮濕的泥地,飲的是咸水,吃的是麥粞飯加霉干菜。圍墾大軍冒嚴寒,頂北風,赤腳踏冰,挖河筑堤,搶時間,趕進度,貪早摸黑地挖泥挑土,有時甚至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干,為的是要搶在大潮到來之前圍好它。每人日挑土在3-5立方米,其勞動強度之大可想而知,而且搶險護堤和劈山采石更有生命危險。自1966年—1988年,為圍墾事業(yè)犧牲者達52人。有道是:“山是虎,水是狼”,這批善于吃苦耐勞的圍墾者,開山采石,筑堤圍地,正可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潮口”奪地,造福子孫。
三、 勇立潮頭的膽略
沙地文化是生活在錢塘江畔的沙地人創(chuàng)造的,同時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沙地人,從某種意義上講,沙地文化導航著沙地的未來發(fā)展。
勇立潮頭必要有潮頭可立,而這個潮頭就是以其雄偉壯觀而聞名于世的錢塘江涌潮。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萬馬突圍天鼓碎,六鰲翻背雪山傾”的奇特涌潮景觀,生活在錢塘江畔的沙地人每天都看著潮涌潮落,接受潮送給的“禮物”,也經受潮帶來的災難。他們世世代代與潮水打著交道,越來越認識了潮的性格,了解了它的本質,因此就有了膽略,就可以勇立潮頭,駕馭滔天江潮,奮勇前進。
在沙地“潮文化”中的“弄潮兒”精神,最能說明沙地人勇立潮頭的膽略。過去,錢塘江上的弄潮兒主要是兩種人,一種是江船老大,另一種是搶潮頭魚的人,這兩種人的膽略與“弄潮兒”精神一直以來為沙地人乃至蕭山的里畈人所贊許,并激勵著沙地人去作出一項又一項大膽的決策,去完成一件又一件敢為人先的大事,去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 一個讓人驚嘆的奇跡。
從前,錢塘江上撐江船的船老大,不但要熟知錢江潮的潮性和把握主江道的變化,更要有斗潮行舟的膽略。這些船老大在漲潮之時,拉起數(shù)道風帆從江灣駛向錢塘江主航道,從下游寧波等地從潮而上,駛向杭州以及更遠的地方;也有從上游頂潮劈浪而進,從杭州等地駛寧波方向,逆潮頂浪行船,其船頭和船尾忽高忽低,大起大落,猶如上天落地,一般的人非但不能駕馭,即使乘在上面,也驚恐萬狀,下一次不敢登船了。就是在岸邊觀看的人也感到嚇佬佬,對船老大的膽子和本領則伸出大拇指嘖嘖稱道:“真了不起!
另一種弄潮兒就是搶潮頭魚的人。到了秋冬季節(jié),就到江邊去搶潮頭魚,這種人不僅對江涂地形非常熟悉,對不同時間漲潮的特征也了如指掌,而且膽子大得很。他們是在快要漲潮的時光等候江邊的沙灘上,聽到潮涌聲響后,就脫掉衣褲盤纏在頭頂上,手執(zhí)搶潮頭魚的潮兜柄,跳步跟隨潮頭,當魚、鰻等被潮頭滾起水面時,手起兜落,將魚撈進兜里,然后猛烈跳出潮頭,拔腿就跑,上岸去街,賣魚回家。搶潮頭魚的人要身體健壯,眼亮手快。
四、 善抓機遇的眼力
善抓機遇就是隨機應變和果斷決策,沙地文化明顯體現(xiàn)了這一特征;蛟S是沙地人生
活在錢塘江邊,受潮漲潮落的影響,吃盡了坍地毀家流浪的苦頭,也可能是受錢塘大潮聲的啟迪,沙地人的頭腦變得靈活了,決策變得果斷了。在沙地的潮文化里隱含著善抓機遇的特征。如搶潮頭魚的, 人不但要有很強的體力和過人的膽略,還要有善抓機遇的眼力。遇到哪一些潮頭可以搶潮頭魚,而哪一些潮頭,不好去搶潮頭魚。如果不果斷決定進退,不僅會失去搶潮頭魚的機會,更會失去逃生活命的機會。錢塘江涌潮的潮頭變化多端,有 “一線潮”,有 “剪刀潮”,有 “回頭潮”等等。象 “剪刀潮”這種潮頭對搶潮頭魚的人來說最具危險性,是最犯忌的。
還有在搶潮頭魚的過程中,涌潮將魚或鰻翻卷上來,有多有少,也有大有小,遇到這種情況,搶潮頭魚的人就要快速作出判斷,出手搶哪一部分魚或鰻,搶哪一次翻卷上來的魚或鰻。因為潮涌翻卷上來的魚是瞬間的事情,稍縱即逝,難有再現(xiàn)。只有具備善抓機遇眼力的人方能搶到潮頭,其兜里次次有魚,并能滿載而歸。
圍墾工程的實施也靠抓機遇。首先是要看準新淤漲的沙灘能否圍得牢,圈圍后的土地會不會再被潮水沖毀,其次是要看時令適不適宜搞圍墾,是否有足夠時間筑堤圍地,拋石擁堤確保新圍土地的安全。沙地人一般搞圍墾的時間都選擇在冬季,這段時間,海水的水位較低,潮涌較弱,是圍墾的好時機。沙地文化中善抓機遇的眼力潛移默化著沙地的后來人,他們在人生發(fā)展的歷程和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憑借著世代相傳的“眼力”,抓住了一個又一個的發(fā)展機遇,創(chuàng)造了輝煌驕人的業(yè)績。
五、 勤儉持家的作風
勤儉持家方言稱為”做人家”。沙地人的”做人家”已達到很高的境地,是外地人所無法理解的。初來沙地的外地人看到沙地人高大漂亮的房子,都羨慕不已,而發(fā)覺沙地人起五更落半夜,“挖開烏珠做到夜”,就望而生畏,感到沙地好是好,就是干活太苦了,他們殊不知沙地的粉墻黛瓦、高樓大廈是沙地人“做人家”的結果。只要你走進沙地,就能感受到這種文化特征。
沙地人世代省吃儉用,早餐吃的是六谷糊,中餐吃的是麥粞飯,晚餐吃的是稀粥。下雨天不到地里干農活,一日三餐都吃稀粥,有的家庭甚至只吃兩餐!跋嘛垺贝蠖际敲刮,如霉菜老頭、霉筍、霉千張、霉豆腐,而像霉毛豆和霉莧菜梗則家家都做,是一年四季的長“下飯”。至今蕭山沙地人還有做霉味吃霉味的習慣,如果有一天你想換一換口味,想吃一點霉莧菜梗或霉毛豆之類的霉味,那就請你去沙地做客。
上世紀70年代以前,沙地人是很少吃醬油的,而是用自己做的甜醬作為燒菜的佐料,如甜醬炒螺螄、甜醬蒸茄子、甜醬爆泥鰍、甜醬蒸雞冠油等等。這主要不是甜醬燒菜味道好,而是為了省錢。
沙地人平時的家庭經濟開支都是量入為出,盡可能省吃儉用,將鈔票積賺起來,以便日后置家產、建房屋或投入到再生產之中,以改善自家的生活條件,提高自家的生活質量。
六、 開拓市場的意識
我們常常從“里畈人”那里聽到這樣的話:“沙地人會做生意”。這話不假,沙地人確有強烈的開拓市場的意識,做生意(經商)做到了天南地北,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他們的足跡。沙地人會經商也與其獨特的生存環(huán)境有關。沙地是一塊鹽堿地,可謂一窮二白,先民生活非常艱苦,他們把家里母雞剛生下來的蛋拿到附近集市去換鹽或針線等,把種植的絡麻和棉花、養(yǎng)蠶結出的繭挑到集市賣給那里的麻行、花行和繭行,換回現(xiàn)錢,然后再拿現(xiàn)錢到打鐵鋪買回鐵耙毛刀、扁擔畚箕和米面等用品。這樣長期的賣出買進的市場交易,萌發(fā)了沙地人的市場意識,刺激了沙地人的商業(yè)活動。后來沙地人又把蔬菜等農產品運到里畈、山里和城市去出售,在年邊沙地人將黃芽韭菜運到城里賣給城里的居民,夏天將冬芥菜、霉干菜、大頭菜、榨菜、蘿卜干等運往里畈或上山(山區(qū))賣給里畈人和上山人吃,再后來就是沙地人將化纖布推銷到西北的西安、新疆及更遠的地方,推銷到東北的黑龍江及更遠的地方,推銷到南面的廣西、云南及更遠的地方。如今蕭山沙地的苗木已種進了北京城,綠化美化著偉大祖國的首都,迎接2008年奧運會的舉行。
當今沙地人開拓市場已不再單靠“闖江湖”來實現(xiàn)了,而是注重于產品新、質量好、包裝精去開拓市場。就農副產品而言,象沙地的老頭干菜在城市賓館飯店很有銷路。小壇精包裝蘿卜干遠銷東南亞,鹽漬胡瓜也暢銷海外等等,舉不勝舉。改革開放后,沙地人自古已有的那種拓展市場的商品經濟意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得到了發(fā)揚光大。
第三節(jié) 沙地文化的承傳
沙地文化雖然是一種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區(qū)域性文化,但與所有的文化一樣,其適應時代進步和人類發(fā)展的精華都得到承傳與發(fā)展。文化培育和造就了人,人創(chuàng)造了文明。沙地文化的承傳和發(fā)展體現(xiàn)在沙地人才的輩出、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發(fā)展諸多方面。
一、英才輩出,代有顯者
1、錢塘女杰楊之華 近現(xiàn)代女革命家楊之華(1900—1973),又名杏花、文君,蕭山沙地三岔路村(今屬龕山鎮(zhèn))人,從小就在錢塘江邊看弄潮兒“弄潮”,敬佩弄潮兒的膽略和勇氣,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在她的身上就有了沙地先輩們的那種敢于拼搏、不怕困難的氣質,并為她后來從事艱苦的革命事業(yè)并百折不撓奠定了基礎。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時,楊之華正在杭州浙江女子師范學校學習。在這里開始接受革命的思想并積極投身這場愛國運動,創(chuàng)辦刊物,上街演講,奔走宣傳于杭、滬兩地,此后的半個多世紀里,她的命運和革命事業(yè)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1921年,楊之華到早期中共黨員沈定一創(chuàng)辦的衙前農村小學任教,她與其他的一些革命的教員使衙前農村小學成為中共領導的最早農民運動的搖籃。她不但宣傳發(fā)動農民起來與封建地主斗爭,而且還直接參加了衙前農民運動。1922年,她在上海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研讀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書籍,尋求中國婦女解放的道路。1924年,楊之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與瞿秋白在上海結成革命伴侶。1925年,楊之華參加了“五卅運動”發(fā)動組織女工參加反帝斗爭。1927年3月身為中共上海區(qū)委婦女部長的楊之華參與了陳獨秀、周恩來等領導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在中共”五大”上,楊之華當選為中央委員,并擔任中央婦女部長!捌咭晃濉狈锤锩兒螅f(xié)助瞿秋白籌備 “八七”會議。
1935年,楊之華參加在蘇聯(lián)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曾出任國際紅色救濟會常委。1914年回國途中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拘禁,在監(jiān)獄里度過了四個寒暑。
建國后,楊之華歷任全國婦聯(lián)國際部長、全國總工部女工部長、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委員、候補常委等職,還陸續(xù)寫下了《回憶瞿秋白》等數(shù)十篇文章!拔母铩痹馄群,1973年10月含冤逝世。1977年7月,中共中央為她平反昭雪。楊之華這位沙地的女兒,對黨和人民忠心耿耿,堅持原則,敢于斗爭,為爭取中國工人和婦女的解放,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yè)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2、赭山壯士曹阿堂 曹阿堂(1897----1928年)出生于沙地區(qū)的赭山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為了生存,他到杭州賣苦力,在江干碼頭當挑夫,后來經人介紹進杭州光華火柴廠做工。在那里他接受了革命的道理,開始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初,曹阿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為廠里的工會委員兼工人糾察隊隊長。后來又擔任了中共光華火柴廠的支部書記。
在上級黨組織的指導下,曹阿堂領導工人為改善待遇而舉行罷工和集會,迫使資本家接受工會提出的有關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的條件,斗爭取得了勝利,但引起了反動派的仇恨。
1927年,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在上海發(fā)動了“四?一二”政變,曹阿堂遭通緝而避蘇州。不久,他又奉命回杭,轉入地下斗爭,11月3日暗殺工賊來桂芳失手。第二天,曹阿堂被密探在茶樓逮捕,旋即關進浙江陸軍監(jiān)獄,任憑敵人嚴刑拷打,寧死不屈,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后慘遭敵人殺害。
曹阿堂這位沙地的兒子有著錢江潮的一樣的剛直不阿一往直前的性格。他雖死猶生,其英名與天地同存。
3、義蓬功臣傅永先 傅永先(1950---1985)沙地區(qū)的義蓬人,1968年參加解放軍,1970年入黨,歷任班長、排長、連長。在他的模范行動帶領下,他的班是先進班,他的排榮立集體二等功,他的連成了團里和師里的先進連隊。他率領全連參加團、師、軍事21次比賽,奪得6個總分第一,34個單項第一。他帶頭搞軍民共建,出席了地方和軍隊的先進代表大會。
1985年2月8日下午,傅永先在中越邊境的云南前線,在遭到敵人炮火襲擊時為掩護戰(zhàn)友江云發(fā)而中炮犧牲。在生與死的關鍵時刻,傅永先這位喝錢塘江咸水長大的沙地軍人挺身而出,把生讓給別人,將死留給自己。這種無畏的精神不正是沙地人與大潮搏斗的“弄潮兒”精神的承傳延續(xù)嗎?傅永先犧牲后,中央軍委授予他“勇于獻身的好連長”榮譽稱號。
二、經濟騰飛,獨領風騷
1、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龍頭浙江萬向集團 位于蕭山沙地寧圍鎮(zhèn)的浙江萬向機電集團公
司,是由沙地農民魯冠球在1969年創(chuàng)辦的一個只有7名職工的農機修理鋪起家的,經過20多個春秋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擁有近6500名職工,60多億元資產,以萬向節(jié)總廠為主體,下屬30個經濟實體的集團企業(yè),并躋身全國500家最佳效益工業(yè)企業(yè)之列,居全國百家知名企業(yè)第43位,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首位。
魯冠球這位沙地的傳人,在沙地文化的養(yǎng)育下,有著沙地人獨特的氣質,不怕千辛萬苦,克服千難萬險,千方百計地開辟沙地人的致富之路,就是憑著弄潮兒精神硬是把一個只有4000元資產的修理鋪建設成一個擁有60多億元資產的現(xiàn)代化集團公司。萬向集團不但從沙地走向全國,而且從沙地走向世界,萬向節(jié)產品遠銷亞、歐、澳、美,是目前中國唯一的萬向節(jié)出口基地。
現(xiàn)任浙江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的魯冠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代大潮中,敢于弄潮,勇立潮頭,表現(xiàn)了一個當代沙地農民企業(yè)家的膽識和氣魄,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的風云人物,中國知名企業(yè)家中不可多得的常青樹。
2、新農村的典范浙江紅山集團 紅山集團的前身是紅山農場,位于錢塘江南岸新圍海塘內的沙地上。1969年,這里還是水草族族,蘆葦茫茫,潮起潮落,滿目荒涼,是所謂“天堂旁的西伯利亞”。經過從東沙頭蓬來的“鹽黑子”(鹽民)的圍涂造地,開墾種植,后來又辦起了企業(yè),而且是越辦越大,越辦越紅火,從此跳出了單一的農業(yè)經濟的小圈子,走上了農工一體,以工促農的發(fā)展道路。
在昔日的鹽堿荒灘上,建立起紅山紡織實驗廠、紅山工業(yè)化纖廠、農墾水泥廠、協(xié)和陶瓷廠等為龍頭的各類企業(yè)20多家,并且建立了以紅山實業(yè)公司為核心的浙江紅山集團。紅山集團的農場在蕭山區(qū)率先實現(xiàn)了農業(yè)機械化和電氣化。紅山集團下屬企業(yè)生產的水泥、化纖、大理石等數(shù)千種產品暢銷省內外,有的還有遠銷韓國、古巴、新加坡等國家。
紅山集團經濟的發(fā)展,增加了員工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條件,提升了生活的質量。如農場職工子女從幼兒入托到高中畢業(yè),全部免費教育,公司還設立獎學金制度,對考入重點高中、中專和大學的學生,分別給予獎勵;建立醫(yī)療保障制度;定期發(fā)放老年職員養(yǎng)老金,凡男性職員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均由公司發(fā)給養(yǎng)老金,真正做到“幼有托,少有教,病有醫(yī),老有靠”。
紅山農場是浙江省第一個提前達到小康水平的農村,1990年,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全國村鎮(zhèn)建設文明集鎮(zhèn)”。那花園式的錦銹田園,縱橫有序的林蔭大道,錯落有致的工業(yè)建筑群,都顯示了欣欣向榮的氣勢。紅山農場的大地上崛起的紅山集團是沙地文化承傳和光大的結晶,它的發(fā)展和壯大蘊含著沙地文化的驅動。
3、個私企業(yè)的旗幟浙江傳化集團 在蕭山的沙地區(qū)還有一家著名的私人企業(yè)浙江傳化集團,它的興起和發(fā)展更能讓人感受到沙地人對沙地文化的承傳和發(fā)揚。
傳化公司原先是一個僅有2000元資本的家庭小廠。創(chuàng)辦人徐傳化本來是鄉(xiāng)辦化工廠的供銷員,后來化工廠倒閉,他便和兒子徐冠巨創(chuàng)辦起一個制作液體皂的小廠,連自己在內只有四五個員工,設備簡陋得不能再簡陋了,只有幾口大缸及幾根木棍。1986年,第一缸液體皂制成了,他們父子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騎著自行車,帶著液體皂四處尋求代銷,居然大獲成功。那時全憑著一種精神幾雙手,從家庭作坊發(fā)展到今天這樣一個全國聞名的私營省級集團,下轄8個經濟實體和專業(yè)科研機構。這一個集科、工、貿、服務四位一體的跨地區(qū)、跨行業(yè)、跨所有制的大型企業(yè)集團,擠身浙江省百強私營企業(yè)行列。
文化與人的連動,文化與經濟的連動,文化與社會的連動就是人類歷史的運動,這是一個永恒的法則。我們了解這個法則,認識這個法則,把握這個法則,就必須去揭示這個法則的運動規(guī)律。所以,我們就應該去深入地研究文化,研究文化與人的關系。
沙地船
沙地平原,河流如網,以往的交通運輸主要依靠船只。
數(shù)百年中,沙地的船只種類較多,并有許許多多的稱呼。以河道論,有內河船、外江船;以載重論,有小船、大船,六噸船、十噸船等;以船篷論,有烏篷船、白篷船、滿篷船、單篷船、袒口船等;以動力論,有小劃船、搖擼船、牛拖船、別竿船、風篷船、掛槳船、輪拖等。而同是“搖櫓船”,又因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如埠船、航船、快班船、罱泥船、換灰船、花轎船、上墳船等。這里,選擇較有特色的幾種船只介紹如下。
牛拖船
上世紀50年代前,沙地河浜眾多,但兩岸都是粉一樣的沙性土壤,遇雨泥沙俱流,河灣淤淺,一遇晴天,稍大的船只便不能通行。于是牛拖船成了最普遍的水運方式。
牛拖船是以一頭水牛拖拉幾只小船(一般為六只)的一個船組。一人坐在前面的船頭上,持鞭指揮水牛;另有一人手持撐篙,在后面的船上來回走動,隨時矯正船組,以免擱淺。牛拖船的船只,式樣統(tǒng)一,長約三米,寬約二米,船面平直,宛如一般的船只斬去了頭尾,只剩中間一個艙節(jié)。這有點像過去一些渡口所設的揉渡船,因無專門擺渡者,行人登船后,需自己扯拉懸于兩岸的繩索過渡,為求平穩(wěn)而不傾覆,船身幾乎都是方形的。牛拖船做成這種形狀,目的相同。因為船體小,吃水淺,載重量不大,所載貨物主要是農具、糧食、壇裝咸菜,以及雜七雜八的生活用品,總之是些較為輕泛的東西。這種船,只能成串相連,用牛拖拉,單只是不能長里程撐行、劃駛的,因此也是牛拖船的專用船只。
水牛拖著這串船必然費力,它的腳必須踩著河底才用得上力,所以在河道普遍疏深、拓寬了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牛拖船一般在牛背露水的近岸一帶行走。由于水牛能短距離游泳,遇到十字河口等較深的河段,牛拖船也可以安然而過。船到終點后,船主的第要務是卸去牛軛;牽牛上岸,并喂以油餅、玉米等精飼料;如是冬天,還要在飼料中攙些燒酒,以祛寒暖身。
隨著沙地河道的疏浚和輪拖的出現(xiàn),牛拖船逐漸稀少。到70年代中期,就徹底消失了。
|